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蒙山军 > 第十四节杨士骧四

第十四节杨士骧四(2 / 2)

朝廷目前要支付两场战争败北的赔款。甲午战争是2.5个亿,庚子国难又是三个亿。连本带利,每年要赔列强近三千万两。这些赔款当然要各省分摊,虽然赔款是主要是以关税抵押的方式支付的,但朝廷少了关税,自然要增加其他的收入,不过是玩了转移支付的把戏。计算下来,经济不算发达的山东一省就承担了十分之一,这似乎有些重了。而且,朝廷突然增加山东的份额,不知是为什么?

等董林讲完,发问道,“朝曦,山东递解户部的银两为何增加了100万?”

董林看一眼白瑞庭,似乎有难言之隐。

“启禀大人。”白瑞庭微微一笑,“事情是这样的,周大人及提督龙大人念及朝廷的艰难,联名上书太后,自愿加大对中央财政的支持。所以……”

可恶!周馥老匹夫为了讨好朝廷,竟然给老子挖坑!简直是可恶之极!但杨士骧却不便发作,他总不能当着两名属下说臣子心忧国事,自愿报效朝廷不应该吧?

“既然递解增加,为何省里又取消了厘金?”刚才董林特意点明了今年山东省取消了厘金!

厘金乃正项之外向百姓征收的税收,起源于咸丰三年(1853年),当时对太平天国的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朝廷实在是没钱了,于是一个姓雷的太常寺卿的幕僚提出了征收厘金的建议,立即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至光绪朝,全国总计设立厘局七百余,其中山东算是少的,只有十个。本来说好平乱结束即行取消,但朝廷舍不得该项收入,一直保留了下来。光绪初年,全国总计收入厘金2000余万两,但实际征收却高达七千万两之多。其中七成都被各级官员中饱私囊了。

“厘金一项,弊端丛生。周抚台听从龙军门建议,认为取消厘金,有利于商业的兴起。这点损失完全可以从商税的增加得到弥补。”白瑞庭解释道。

刚才董藩台汇报时用的厘金单位为元,不是两。而山东去年的厘金总额为60万元,折合白银约42万两。

取消厘金会增加商税吗?杨士骧琢磨着。

“不仅如此,周抚还计划整顿税制。取消统捐,而增加茶税、烟酒税等。济南卷烟厂去年销售卷烟50万箱,盈利高达250万元之多,按照20%收取烟酒税,即可收取50万元。差不多便抵消了厘金的损失。今年卷烟厂增产不会少于20%,足以抵消厘金的损失。”白瑞庭得意洋洋,“龙军门以为,整顿税制势在必行,其方法是减少针对一般百姓的税收,增加富人的税收,一举两得。”

杨士骧知道大清朝的税制混乱不堪,各省自行其是。往往是名目越来越多,减少征收项还是第一次听说。整顿税制是一篇绝大的文章,周馥又给自己挖了个坑,而且明显是受了龙谦的诱导。

一个武夫,管什么税制改良的事?简直乱弹琴。

杨士骧注意到了董林的汇报,山东省田税比例很低,只占到了总税收的40%多一点,其余收入主要来自于商税(含盐税),而白瑞庭所说的茶税、烟酒税也算商税的范畴。

杨士骧的思绪转到了支出预算上。山东今年预计在教育、交通及水利(含河防支出)高达700万两之多,简直没想到。而巡防营的养兵费竟然高达230万两!几乎与北洋新军一个镇的花销差不多了!花这么多的钱去养兵修路办学校,却导致了450万的预算窟窿,怎么填补?

他忍住心里的不快,对董藩台说,“如你所说,今年省里竟然是赤字的盘子,这四百五十万两的缺口当如何弥补?”

“债券。计划在省内发行债券。”还是白瑞庭。

“债券?向谁发售债券?”

“面向全省。年前已摸了底,不成问题。第一期债券已经发售完毕,总计销出200万两。第二期预计发售300万两,应当可以完成。”

这就是举债过日子了。虽然杨士骧对政府发行债券不陌生,而泰西诸国多有此举,算不得另辟蹊径。但却不符合他一贯的认知,而且有一种被绑架了的感觉……

“利息几何?”杨士骧忍住了不快。

“五厘。”

“简直是胡闹!”杨士骧终于爆发了,“所有关于税制改良的事务一律暂停,除掉河堤工程,道路与学校的修建也一律暂停!”杨士骧下了他上任来的第一道命令。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