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缺钱哪。”
老朱有些落寞的道:“北边年年有仗打,南边也不太平,云南,安南,缅甸,经常打!陕西,山西,四川有天灾,白莲教那帮子不安份,时常造反!造反就要出兵平乱,要赈济灾民……钱,到处都要用钱啊。”
看着老朱的模样,田兴也是感慨。
说秦始皇勤政……狗屁。
什么一天看几十上百斤的奏章……那是竹子的,几百字就重几斤了!
老朱一天看的奏章,处理的公务,够始皇帝忙半年的。
始皇巡游天下,乐的很。
老朱一直缩在皇宫处理军国大政。
始皇后宫美人无数,加上兴造阿房宫,造秦陵,修长城。
天下民力衰竭!
二世而亡,不是没原因的。
而大明……最强的反而是洪武时期!
朱元璋从元末崛起,提三尺剑荡平天下。
一扫汉人颓势,收复失陷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
恢复了汉人王朝。
汉人文教。
华夏有史各朝,得国之正,无过于大明者。
诸多帝王,发家之难,治国之难,哪个能超过朱元璋?
而洪武年间,大明的朝廷执行力,官员的清廉度,还有军队的战力,朝廷的财力,居然是大明的巅峰!
别看朱棣打的欢,蹦的高,大兴土木。
这可都是洪武年间给朱老四打的底子!
治国之难,开国帝王治国成就之高,还是朱元璋!
眼前的老朱,对着田兴,也是没有保留的展露出自己的求治之心。
朱标眼圈也是红了。
恨自己没用。
不能替父皇排忧解难。
朱标也是眼巴巴的看着田兴,希望这位先生能有什么妙法解决大明的财政难题。
田兴也是陷入思索之中。
现在的大明,由于元末战乱,财政崩坏,明初不得不回到交纳实物税的阶段。
民间贸易,在早年都是以货易货了。
朝廷一年的赋税额是夏秋两税,加上身丁徭役。
徭役这种不算财政收入。
真正的收入大约是两千七百石粮左右。
最高峰也就是三千多万石。
粮价按平均值来算,就是一千三百万两到一千五百万两的白银收入。
万历前后,大明白银储量增多,财政体系从粮食单位转为银本位。
征收赋税改为征收少量的粮食,大半转化为征收白银。
但这样的税改,反而增加了农民负担。
这个先不提。
洪武年间,大半的粮食税赋是很难转化为国力。
当地官吏的俸禄,地方财政支出。
地方公益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