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威胁的次数有些多。
上次是田兴入京之事。
这一次又是诸王……
毛骧觉得心里苦。
大本堂的事是严禁外泄,朱元璋曾处死多个泄露禁中秘密的内侍和禁军。
包括大本堂在内。
特别是宗藩俸禄这样的要紧大事,更不可能透露半点风声。
包括眼前这锦衣卫都督在内,都还不知情。
朱元璋也不需要毛骧知情!
只要把诸王看紧就行。
虽说老朱不觉得自己的儿子们有那个胆子窜连谋反。
但玄武门之变的教训太惨烈了。
不光是兄弟相残……
老朱也不想有一天,自己在内廷好好的,突然窜出个蔚迟敬德那样的悍将,把自己一径架走弄成太上皇帝。
那也太惨了!
……
日暮斜阳。
宫门都闭锁了。
不过田兴要延迟出宫,也是老朱派内侍打过招呼。
自然是一路放行。
不然他连乾清门都出不去。
到西华门时,武定侯郭英正披甲按剑,在城楼上下来回巡行。
从下滁州之后,郭家兄弟就一直是朱元璋的卫士统领。
现在更是封侯的内廷禁军统领。
这自然就是心腹中的心腹。
老朱横扫淮西勋贵,幸存寥寥无几。
郭家就是其中之一。
郭英的忠诚和谨慎小心,也是不消多说。
跟随老朱时,和田兴就能有说有笑。
此时看到田兴出宫城,郭英也不下城楼来说话,只是远远拱手一笑。
田兴也不在意,在内廷长期领禁军的,这点政治觉悟也没有那就成笑话了。
从西华门出宫,还得走三里地绕道到千步廊取自己的马。
倒是省了找地方换官袍了。
一路经行,全部是拱斗深檐的衙门。
大明的中枢之地,帝国的走向,决策,全部在这一片宫殿和衙署区来决断。
下值的官吏已经不多,三三两两,换了便袍安步当车的走路回家。
这在大明中后期是不可想象之事。
从洪武到永乐,一直到成化早期,大明的官员都大体保持了这种质朴的为官风气。
老朱三十年调教出来的官僚集团,基本上的操守和能力都还不错。
奉公,守法,进取。
田兴内心琢磨着……怎么把这股庞大的力量用好,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也得束缚老朱的杀性!
不能把屠刀肆意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