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兴却是轻轻摇头,眼眸看着老朱道:“兄长,我所求的不是这些,而是大明能社稷安稳,国富民强,兵马强盛,宾服四夷……这些还不是最要紧的,弟想要做的,是重定文教以为国之根本,改军制以强盛千年,而不是和普通王朝一样,百年兴衰。定制官制,此后再无贪之官,无篡逆之臣下。定宗藩之制,此后宗室不光是帝室屏藩,也能为国出力,绵延不断,与国同休,而不是在百年后沦为蠹虫,成为伤害国家的祸害。若能做成这些事,到时兄长要给我加亲王,赐太师,弟不会再推辞了。”
朱元璋两眼慢慢睁大。
一旁的朱标听的也是听的彻底呆住了。
这是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啊?
不是百年之基,而是要给大明立下千年之基?
宗藩,文教,政治,军制,律令,法度……
无不在这兄弟考虑之中?
朱元璋是彻底惊了。
眼前这位兄弟再度出山。
先是帮他理了一下宝钞和大钱。
感觉就是顺手为之。
然后就是替徐达治疗背痈,替大明保住了一位杰出的统帅。
再下来便是引发宗藩制度缺陷,开始商讨和立定契约之事。
引发的算学,会商,契约,还有律令的说法,估计会慢慢在朝中发酵,引起不小的风波。
也亏得是在洪武年间。
朱元璋有绝对的权威,文官政治还远不到成熟的时候。
若是在成化,弘治,正德,嘉靖这些文官政治成熟而且慢慢走向一家独大的时候……田兴早就被当成异端,天下人共击之了。
因为田兴明显会走的更远!
王阳明称圣,但其实就是在儒学圈子里抛开了理学,创立了心学。
后来的李贽还是心学一脉,只是更加偏激了一些,结果就丢了性命。
再其后,黄宗羲的浙东学派,还有顾炎武一派,才慢慢进步到“原君”思想的高度,但还是摆脱不了儒学,甚至更加拘泥封闭和趋于保守。
朱元璋和朱标,已经是觉得田兴所图甚大。
但完全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心胸中藏着的居然是这样的一篇大文章!
“兄弟……”
朱元璋也说不清自己现在是什么感觉。
此前的功劳不提,这一次短短时间,田兴对他和大明的帮助,所立的功劳,又是没有办法算清楚的糊涂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