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猎户,简单说明了姜问寿的来历。
误入背脊山,三日滴水未进,行李也丢了。
身无分文,又冷又饿。
店家也是善心人,“后生稍等,我去厨房给你们煮一碗肉粥,你吃了暖暖身子。”
“谢谢店家。”姜问寿道谢。
随即,挑了一处靠近炉子的椅子,烤火取暖。
“后生,喝酒吗?”炉子上浊酒滚烫,一名猎户给自己倒了一杯后,问姜问寿。
姜问寿摇头,“岁数小,不喝酒。”
言罢,他将皮大衣口袋中,那半盒皱皱巴巴的香烟掏了出来。
借着旺盛的炉火,点着了。
酒气与烟味混在一起,在这寒冷冬日,带来一份熟悉的温暖与趣味。
酒壶被换下火炉,水壶坐了上去。
店家说道,“后生再等等,一会儿,肉粥热水管够,不要你钱。”
姜问寿再次点头道谢。
随即,坐在长条凳上,抱着剑匣倚着方桌,想要睡一会。
从光门中出来后,他先是斩杀了暗算自己的六只猫头鹰。
随即,便发现自己身在深山中。
山中多邪祟,他又是天赋者,天生吸引邪祟。
他已三日未曾合眼,又困又累。
见他要休息,周遭谈天说地的客人,自觉的小声了下来。
可偏偏是这样,姜问寿听的更清楚了。
人的天性如此。
你大吵大闹震耳欲聋,别人根本不往心中听,更会避而远之。
而你刻意小声下来,让无法听清,别人又会被勾起好奇心,主动的凑过来,想要听听你在说些什么。
此刻的姜问寿,便是这个心态。
他竖起耳朵,好奇的听。
先是一个上岁数的农夫,那布满皱纹苍老的手,捋了捋乱糟糟的胡子。
“我看呐,狗子成是回不来了。”
“莫说是狗子只是个小孩,就算是大人,这些年进了山,被那灵蛇大王抓了去回不来的,少吗?”
一旁的猎户不高兴了。
这次进山走丢的小孩,是他侄子。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家狗子一定能回来的!”
农户叹息道,“行行行,你就倔吧!”
“这一趟趟进山,非得把大家都拖累进去!”
猎户丢了侄子,本就已经心烦多日,此刻有些恼怒。
一拍桌子站起来,他没好气,“你这叫什么话!咱们也都轮番进山寻了三五日了,我又拖累哪一个了?大家这不都还好好好的!”
农户也拍桌子,“你朝我嚷嚷什么?莫不是不敢找那灵蛇大王算账,只敢对我这种地的糟老头撒气吧!”
猎户大怒,“你这是什么话!我便是拿你撒气,你又如何?”
说着,二人站起身来,推推搡搡,便要打起来。
一旁的胖和尚与道士,急忙起身拉架。
“阿弥陀佛,都是自己人,莫要伤了和气。”
“无量天尊,孩子还未找到,岂能自己人内部先起了矛盾……”
“听听人家师父和道爷说的多好,快都坐下,不要伤了和气……”
其余人也三言两语相劝,起身拉架。
不多时,猎户与农夫各自坐好,怄气着饮尽温热的浊酒。
这时,已然听了个大概的姜问寿,开了口。
“那灵蛇大王我昨日在山中见过,这厮是个有怪癖的。不吃男人,只吃女人,钟爱吃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