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张梅问道:“小清,全院大会有什么事?”
王清笑道:“还不是给贾家捐款,妈你看看贾张氏都胖成什么样了,再看看院里的邻居,她们怎么好意思让大伙儿捐款。”
张梅对秦淮茹一家也没好感,她也是寡妇,知道寡妇难,可也没有她家这样吸血的,于是问道:“你捐了多少钱?”
王清笑道:“妈,我一分钱也没捐,你以后也少搭理她们家人,贾张氏这人好吃懒做总想着别人接济,不接济就撒泼打滚可不是好人。”
母子说了一会话,王清回到自己屋子躺下,今年六零年等到七月份粮食更困难,到时候城里定量也会减少,要想一家人吃得好,就要想办法了。
(具体的就不写了怕河蟹,那时候什么亩产万斤甚至更多的都有,上行下效,在赶上自然灾害,可是苦了百姓。)
可是从什么地方弄粮食是个问题,不然你家天天白面,人家吃不饱,到时候问题就来了。
怎么想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开始修炼。
翌日清晨。
送完两个妹妹上学,王清来到轧钢厂医务室,医务室也没什么事儿,王清坐了一会便出来到处逛逛,自从来了轧钢厂也没好好逛逛。
当他看到厂区边上一大片荒地,精神一震,自己可以种啊,有各种阵法帮忙粮食蔬菜还能不能收?
这样既能帮助厂里解决粮食,也合理的给自己找道粮食来源。
想到这里连忙去了杨厂长办公室。
“清子来了,有事儿?”杨厂长问道。
王清点点头道:“杨大哥,咱们厂子旁边那片荒地是咱们的么?”
杨厂长不知道王清问这些做什么,笑道:“是咱们厂子的,你问这些干什么?”
王清道:“杨厂长,我想拿那片地用来种粮食果蔬,也好丰富咱们厂工人的伙食。”
杨厂长皱眉道:“清子,那片地不适合种庄稼,当然如果你愿意那就给你一块试试。”杨厂长根本不看好这事儿,不过王清的面子还是要给。
王清见事情成了,笑道:“厂长,那你能给我多少地,我要上交多少粮食?”
杨厂长笑道:“你每亩交一百五十斤,那片地有三千亩,你能种多少就种多少。”当然真种出粮食来,他脸上也有光不是?当时候也是政绩。(那时候小麦亩产-斤)
王清笑道:“厂长,我每亩交二百斤,不过你要帮我建大棚。”这时候还没有大棚技术。
杨厂长将王清说的大棚弄明白,笑道:“这些咱们厂就能做,不过这些都要钱,这样吧先给你批十亩,到时候看看效果。”
“好嘞,那我这就去后勤要东西。”
王清拿着杨厂长的批条就去了后勤,不过有些东西要现做需要等几天,并且杨厂长还给了十个临时工的名额。
要知道这也是抢手货,一临时工每月十六块,可以给家庭减少不少负担。
后勤也没为难王清,一个是有杨厂长条子,二来那片空地闲着也是闲着,万一种出粮食来,他们也跟着沾光不是。
回到医务室跟王强和两护士道:“你们家里有没工作的男人么,我这有临时工名额,先说好了来了跟我种地很辛苦的,女孩就算了。”
三人闻言大喜,连忙点头道:“有,真是太感谢你了王清。”
这年头谁家里没有一两个待业的,若是有工作了岂不是能给家里减少不少负担。
王清摆摆手道:“甭客气,到时候吃不了苦,我可要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