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刚继任帝位,其余六州的藩王是否会同意出兵,未为可知。
如果仅靠京州的十万大军,那估计不出三日,宁王和凉王的大军就会攻破潼关。
攻破潼关后,仅需一日时间,凉王和宁王的大军就能兵临太安城。
到了那时,她这屁股还没焐热的皇位,就得拱手让贤了。
她不禁开始思量,该如何化解此次危机。
如果六州藩王全部出兵,火速赶往潼关集结,或许还能和宁王和凉王的四十万大军有一战之力。
只是这一战之后,势必会导致大魏国力急转直下。
近一百万军队至少会打掉一半人数。
到了那时,不论双方输赢,北齐和西周必然会趁此机会举兵来犯。
刚刚经历了内乱的大魏,如何抵御得住来势汹汹的两国?
由此可见,不论大魏谁能成为赢家,最后都会被北齐和西周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这里,魏扶摇不禁有些头疼。
现在的形势怎么看,都好像是一个死局了啊。
半个时辰过去,内阁的成员纷纷来到了养心殿。
为首之人,便是首辅大人王徽。
“微臣叩见陛下......”
数位内阁成员纷纷跪伏在地。
“朕刚刚从凉州和云州收到了两封密信,诸位爱卿传阅一下吧。”
魏扶摇吩咐一声,立即有公公将两封密信送下去。
王徽率先翻阅两封密信,面色不由一变,眉头紧皱。
其他数位内阁成员看完密信内容,面色也不禁变得异常难看。
内阁成员,一般都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给皇帝出谋划策,商议对策。
而密信上的内容,无疑是让他们感觉到了异常的棘手。
毕竟不论谁赢下这场内乱,都会让大魏的国力急剧下降。
到了那时,大魏空虚,必然就会被外敌有可乘之机。
只是棘手之余,几人不禁面面相觑。
如果魏扶摇退位让贤,那是不是一切问题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
至少这皇位还依然姓魏不是?
几人也是官场老油条,看对方的眼神,立即就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表情立即变得自然了不少。
唯独王徽,面色依然难看。
凉王和宁王打的旗帜是诛佞臣,清君侧。
那他极有可能就是拉出来背锅的那一个。
他还能有几年活头?
为大魏兢兢业业这么多年,还要落个这样的下场?
而孙子王瑞还没来得及长大成人。
如果他倒在了这场变故中,恐怕王家也将就此分崩离析......
王徽心念急转,努力的想着应对之策。
只是到最后,他不禁轻叹一声。
宁王和凉王各自拥有四十万大军,想必双方各自看家还有十万军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藩王很可能会默契的选择袖手旁观,眼睁睁的看戏。
而京州只有十万大军驻守潼关,除此之外太安城还有五万禁卫军。
这点人数,怎么抵御四十万大军?
难道自己到最后真的要晚节不保?
几人的表情都被魏扶摇看在眼里,她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