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也知道,太子殿下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一向是崇尚仁厚治国。”
“在史书上,更有其记载,立国之道,仁厚为本,法者,附也,非所以附,其意为治国要以仁厚为本,不能依靠用严酷的历法去制服百姓。”
“而陛下您呢,一向是杀伐果断,可以说是以太子殿下的治国理念背道而驰。”
“杀念之重,就算是历代帝王之中,也堪称表率。”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您诛其九族,此案前前后后查了十一年,涉案官员多达数万人,可谓是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甚至查到后面,更是将其六公爵之首,韩国公李善长,也以其谋反之罪,诛其九族。”
“洪武十五年,空印案又爆发,您为了彻查官员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问题,再次挥舞起了屠刀。”
“但凡有一丁点儿忤逆圣意与朝廷的行为,无论事情本身对错与否,都是赶尽杀绝,此案,死伤数万人。”
“洪武十年,郭桓案爆发,陛下您原本是为了严惩贪官污吏,肃清吏治,可是发展到后面,肃贪却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能错放一个。”
“此案,地方衙门各级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几万人被处死。简直骇人听闻。”
“此三件大案下来,可谓是好官贪官一起杀,杀的就连民间孩童啼哭,提到陛下您的名字,都不敢在哭了。”
“而太子殿下,宽厚仁慈,屡劝无果,而您此番言传身教,也是逼的太子殿下最后投河,至此感染了风寒,最后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
楚飞这一番话说完之后。
大殿内,静的仿佛连呼吸声都能听到,朱标和朱棣兄弟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看向父皇朱元璋的眼中,充满了震惊。
他们是朱元璋的儿子,对于自己父亲的性格,最为知道,其嫉恶如仇的性格,干出这些事,他们真信。
而一旁的刘伯温,更是吓的差点失禁,要知道他也是朱元璋下面的官员啊,这楚飞说的几个大案。
如果属实的话,那杀的这么多人,其中会不会也有他?
想到这,他的后背更是冷汗直流。
而此时,龙椅上的朱元璋眼神却是越加的深邃,上位者的威严尽显,根本看不出丝毫的喜怒。
但他的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因为楚飞所说的这些,正是如他内心所想,后面的空印案和郭桓案暂且先不说。
这第一个胡惟庸,他内心确实已经是在琢磨着怎么将他铲除了。
甚至,他对于胡惟庸放任不管的原因,就是想要放长线钓大鱼,最后给他来一波收网。
可这件事情,包括朱标在内,他没有和任何人说过,眼前这少年,他怎么能知道?
难不成,他真的是来自未来六百多年后的穿越者?
想到这,老朱不由暗自吞了吞口水,可表面上,却依旧是不动如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