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法不责众。
但也有一句话,全靠同行衬托。
这一次,朱瞻基就是独自美丽。
所有人都写的那些传统的孔孟学问,只有明伦堂另辟蹊径,并且提出了“改土归流”之策。
差异,就这么来了!
而且,来的这么明显。
所以解静香就遭重了。
甚至遭重的不止是解静香。
还有其他讲堂的主事,也是难逃被鞭挞的结局。
要的,就是对比。
要的,就是羞辱。
一边,是明伦堂荣获金牌匾,金马鞍,皇帝陛下亲自题词。
而且,还有传言说,这次封赏只是暂时的,若是策略有效,还有加赏。而且将会丰富的让人眼红。
另一边,是被鞭挞七下,极尽羞辱。
所以,南京功勋子弟的学堂,瞬间就有了差距。
所有的权贵们,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也都记住了‘明伦堂’这三个字。
明伦堂内有大才啊!
明伦堂的学子们的家长,此时都是骄傲无比,大肆宣传,仿佛那明伦堂受赏的就是他们自己。
本来他们还在担心自家弟子因为校阅不利被申饬。
又一问同堂之人,发现都是如此,便更加担忧。
明伦堂在胡俨离开后,靠不靠谱?
但现在,他们安心了。
明伦堂,可是陛下亲自赞扬的学堂。
讲师之中,一定有大才!
…………………………
成国公府邸。
成国公朱能,此时也有点迷糊。
他刚刚听到奏报,说南京城十三堂之中,几乎所有讲师都被姚广孝申饬。
唯有那明伦堂,被陛下亲自提词盛赞。
这之间的对比,让朱能神清气爽。
我家勇儿上着最好的学,有着最好的老师,还被老师盛赞。
有个词,叫“个中翘楚”。
想必勇儿就是这样。
先前他还因为校阅时,朱勇成绩不好而担忧,但问了问其他学生,竟然是同样的差,也就释然了。
别人都差,那就不叫差。
再加上老师学问好,那朱勇便是高上一筹了。
…………………………………………………………
天高气爽,鸿雁南飞。
明伦堂内,朱瞻基站在讲台上,正在教书。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朱瞻基开口道:“大家先停一停。”
“复习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
“另外。”
“你们想不想制造我今天刚讲的大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