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京城下了一场大雨。
这一场大雨,空前的大,像是洗刷了空气中的尘土与燥郁。
让整个世界都变得焕然一新。
但,对于大明的粮商来说,却犯了难。
南京城是整个中原的粮仓枢纽,每个粮商手里都有着去年储存的大把粮食。
去年是个丰年,粮食很充足,这却并不意味着粮商们赚了钱。
粮食多了,储存成本,售卖利润,百姓购买积极性都要受到影响。
是以,去年的丰年,他们没赚到多少银子。如今大把的粮食全储存在粮仓,外面下了一场这么大的雨,无疑让储存粮食的成本变得庞大的起来。
而且,再过两月,新粮食一出,他们这些旧粮食就要及时脱手,换成新收上的新粮。
所以,最近粮商们都在疯狂的降价,售卖余粮。
万一等到秋收,粮食价格跌落谷底,他们手中的粮食,可都要亏在手里。
除此之外,琉球三国入贡,山南王死,从弟报丧。(琉球三国大概在倭国位置)
同月,朱棣敕封山南王从弟为山南王。
大内。
亦失哈蹑手蹑脚的进来。
朱棣抬头,看见亦失哈佝偻着身子,当即问道:“让你查的事,有结果了?”
亦失哈道:“锦衣卫奏报:”
“陛下之前问过的市井传闻…似乎,并无此事。”
朱棣挑眉,然后道:“也就是说,就是那劳什子的朱迪迦造的谣?”
“如此阴损的谣言,真真是恶意中伤。”
亦失哈不敢多言,但又补充道:“但,卑下听纪总旗说,这市井传闻,各地有各地的说法,都是说书人编撰出来的,经常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语嫣也不详。加上……之前洪武皇帝说过……”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民风大开,的确可能会有不少刁民语言中伤……陛下,要是详查,恐怕要花费巨大心思。”
朱棣想想,骂了一句,道:“宝钞的事呢?”
亦失哈连忙道:“陛下命令一下,老奴就听说,宝钞价格立即稳定了下来,据说已经收上来一些金银,想必不日天下就都使用宝钞了。”
朱棣露出笑容,也算松了一口气。
同时,对那明伦堂的朱迪迦,保持了嘲讽。
这小子,小看朕了吧。
“谢文宗也说,天下大好,百废待兴。”
朱棣点头。对宝钞走势,更加放心。
他明白,宝钞之前一直不稳定,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不法之人使用倒钞法谋取暴利,使得宝钞价格本来就不稳定,时高时低,但是现在他绑定了盐铁,税收,这样的定海神针。
宝钞自然能够稳定下来。
只怕那朱迪迦没料到他的手段和魄力。
想着寻常手段,的确不可能有他的方法这样雷厉风行,效果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