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当真?!”
曹操不顾形象从主位上一跃而起,一把紧紧抓住徐霄的手。
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徐霄一脸勉强笑意的抽回了手道:
“第三策,为屯田之策。”
“主公可成立一军,名为屯田兵,专事农桑之事,那数万之众的黄巾贼正好可改为屯田兵。”
“征讨张绣之后,可得淯水之畔沃野千里,即可开垦为主公的粮仓。”
“期间主公只要留意北方战事,不要让那公孙瓒落败太快,为主公争取足够的时间。”
“如此发展,不出三年,主公便可兵临徐州,马踏扬州,得了徐杨二州,主公便已然具备了和袁绍一战之力!”
徐霄字字珠玑,话音虽落,但仍有余音绕梁,震得曹操脑子稳稳作响。
这屯田之策,原本过上几年,曹操麾下也有人会提出。
但此时由徐霄说出,曹操已经被完全震撼到了。
“先生真乃古往今来少有之大才!”
“有此三策,我曹操霸业可成!”
“请受曹操一拜!”
曹操激动的朝着徐霄行了个大礼。
看向徐霄的双眼都在放光。
自己好像一不小心就捡了一个绝世宝贝啊!
才第一次问计,便直接布局到了数年之后。
这等才情,闻所未闻!
片刻之后,曹操做出了决定,正色道:
“徐霄徐晃听令!”
“徐霄在!”
“徐晃在!”
曹操一脸肃然。
“即日起,任命徐霄为参军,行督军之职,共参军事!”
“徐晃为典军校尉,统领五千骁骑!”
“多谢主公厚爱!”
二人齐齐作揖。
徐霄虽然只是参军,但行督军之职,共参军事这两项和军师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而徐晃直接统领了曹操几乎所有的骑兵,不可谓不器重。
“若是早些遇到行之那该多好……”
任命结束,曹操又拉起了徐霄的手。
徐霄一头黑线,这动不动拉手这他喵到底是谁发明出来的陋习!
……
公元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改名许都,改年号建安,敕封天下诸侯。
冀州城,太守府。
“朝廷封我为大将军、武亭候,并且将青州冀州还有并州都一起敕封给了我,你们说这召我接还是不接?”
主位之上,袁绍拿着诏书来回渡步,口中念念有词,下方文臣武将分列两侧。
顿时议论纷纷,有说接的也有说不接的。
武将多是一根筋,看不出其中奥妙,多是支持接召,毕竟大将军这个名号可远比什么冀州刺史响亮的多。
但谋士中为首的一人捻了捻胡须,起身道:
“主公,依在下之见,这道诏书明面看上去是对主公的封赏,实则,是暗藏祸心!”
袁绍闻言露出疑惑之色,抬头看向许攸。
“主公应该明白,这道诏书虽是皇帝下诏,但这其实都是曹操的意思。”
“接了说明主公承认了曹操的合法,不接则有违君臣之道。”
“无论接还是不接,都均属两难。”
“……”
听到许攸的分析后,袁绍直呼后悔,之前许攸建议他抢夺天子的时候他没听取。
许攸又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