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喏喏的回到:“好的,好的,我马上就做”。
当孟凡敲了一下午的键盘终于弄完了以后。
陈教授连忙夸到:“不愧是计算机天才,这么快就输入完了,走,我带你去餐厅去吃顿好的,这里的伙食可不是外面的伙食哦,想吃什么都有”。
“我想吃牛排有吗”?
“你要菲力牛排,还是西冷牛排”。
孟凡顿时闭嘴。陈教室哈哈大笑。就这样孟凡成了生物实验室的编外人员。
有时候做完了资料输入工作,有时也帮陈教授等实验室工作人员打下手,比如端茶倒水,递实验室工具,拿几个试管什么的全能后勤人员。
随着在生物实验室时间长了,孟凡和那些研究员也渐渐的熟悉起来。
慢慢的一些小实验也叫孟凡做了,有时看着有些研究员出错,孟凡也早早的指了出来。
陈教授也看出来了,这小子的学习能力简直就是逆天,从开始什么也不懂,到这小子帮忙打下手做些简单的实验。
再到他能指出实验中出的错误,用的时间不到半个月。
于是陈教授带他到办公室道:“孟凡,我听老吴说你想在我这做点实验是吗”?
“嗯,是的我想借用一下这里的设备验证一下我的推测”。
“哦是吗?那你要研究哪方面的”?
孟凡答道:“我是想研究一下关于脑神经传感方面的技术”。
孟凡的话把陈教授震住了,他们都没敢于研究脑神经传感技术。主要是神经系统太复杂了。
陈教授问道:“你知道神经系统有多复杂吗,我们现在研究的人类基因图谱,你知道有多少国家多少实验室在做这个吗”?
孟凡回到:“我知道,是由美、英、法、德、日和华夏六国的科学家共同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但一直到现在也没得到人类基因的初步分析结果”。
孟凡坚持道:“我知道脑神经传感技术很难研究,但我觉得如果我们把脑电波转换为电讯号,这样就可和电脑互联”。
“那么以后聋哑人就可以通过脑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了,等芯片更加先进以后我们可以实现脑波操作外骨骼装甲了吗”?
陈教授听的目瞪口呆的说:“你小子野心真不小啊,行你去研究吧,被过不可以和其他研究员抢用设备”。
孟凡连连点头道:“知道了,你放心吧,我绝不和他们的实验有冲突”。说着就走出了办公室。
其实孟凡早就有所安排,他和小伊的联系工具耳机就是一个简单的脑机交互系统,只要小伊准确的指出脑袋上的反射弧位置,装上感应装置。
孟凡再编写一套转换成电讯号的代码就大功告成了,孟凡主要是让人们不觉得他研究出脑波转换器显得突兀。
孟凡重生前他儿子的研究所就研究出了脑波芯片,都是现成的技术,要不是现在的芯片达不到要求,也不用这么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