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大宋,钱塘县,郊外,赵氏茶铺。
“盼儿,这是这几日的账簿,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出错?!”
欧阳旭捧着一个账簿来到盼儿面前,递给盼儿,但是表情却是一幅显摆的样子。
好像就在说:“盼儿,你快看看,快夸夸我,我做的账簿好不好!”
盼儿拿过账簿扫了几眼,露出一个微笑,说道:
“欧阳公子,果然是世间大才,不仅文采斐然,而且还精通算术。这个账簿做的是清清楚楚,即使是不懂账的人也能够一目了然。”
听到盼儿的话后,欧阳旭不禁有些暗暗自得。
“赵娘子,谬赞了,算术一道只是一些小道而已,诗词经文才是坦途大道。”
“对了,赵娘子,小生最近新作了一首诗,感叹这春日时光的美好,赵娘子今日有空吗?可以一起赏鉴一下!”
正当欧阳旭邀请赵盼儿一起欣赏自己新作的诗词时,突然,宋引章怀中抱着一个琵琶一蹦一跳的来到了赵盼儿和欧阳旭两人的旁边。
“欧阳公子,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欧阳公子最近做了什么大作,可以让我先鉴赏一下吗?”
看着好奇宝宝一样的凑到跟前的宋引章,欧阳旭却是觉得有些烦人。
心中不由的骂道:“我好不容易做出这首诗,就是为了和盼儿一起鉴赏,你跑过来凑什么惹恼?!!”
但是表面上,欧阳旭还是不动声色,保持着微笑。
“引章妹子,现在马上就要开门迎客了,下次吧,下次我一定单独作一首诗赠给引章妹子!”
“好的,那就谢谢欧阳公子了!”宋引章丝毫感觉不出欧阳旭话语中的变化,还以为欧旭阳是真心为她作诗。
“好了,盼儿姐,我先去做准备去了,今天我新学会了一首琵琶曲,到时候你们可要好好给我提提意见!”
“好,我们........”
正说话间,孙三娘也已经来到了茶铺,她是与赵盼儿合伙开的茶铺,平日里在茶铺中做一些点心吃食,要知道她的点心可是这钱塘县中的一绝!
......
不一会儿,孙三娘和宋引章就各自去为今天的茶铺开张做准备去了,而盼儿一个人在柜台整理收拾。
这时欧阳旭看到赵盼儿一个人在柜台,心想:“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又能够与盼儿独处的机会。”,于是又凑到盼儿跟前。
“盼儿,你知道吗?!最近我在茶铺中做账房的空余时间,去拜访了一下县学的诸多才子,县学中的,我也跟他们说了盼儿你救了我,他们都表示到时候会到盼儿你的茶铺中来品茶,照顾你生意呢?!”
“盼儿,你知道.......”
但是赵盼儿虽然表面上没有任何变化,还在自顾自的收拾着柜台,但是心中却大为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