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行开业仪式进行的很快,也进行的很顺利,等到左邻右舍的店铺客人都离开后,只剩下赵盼儿一行人在典当行中。
这时,欧阳旭瞥了一眼门口的人流量,便不屑的开口嘲讽道:“哼,开业第一天,门口便是门可罗雀,我看啊,你这个典当行过两天就要倒闭喽!”
但是对于欧阳旭的嘲讽,王伦耸了耸肩,不可置否。
也是,典当行,讲究的就是信誉和口碑。王伦没有邀请钱塘县中的那些清流显贵,自然就没有所谓的信誉。
要知道在古代,某种意义上,这些达官显贵和有功名在身的老爷们就是信誉的代表。
而王伦这家典当行又是新开业的,和那些百年典当行自然是无法相比,口碑自然也是没有的。
所以按照欧阳旭的说法,王伦的这间典当行的确是亏大钱。
但是王伦就没有指望这家典当行能够为他挣钱,他甚至还留下了千两黄金作为这家典当铺后续的经营资金。
虽然王伦对于欧阳旭的话不可质否,但是也不搭理欧阳旭。
而是将目光放在了赵盼儿身上,但是在看到赵盼儿也露出疑惑的表情时。
欧阳旭还是稍微做了一下解释:“赵娘子,这家典当行也算开起来了,不管将来怎么说,这样投奔我的弟兄也算有一个容身之处了,不需要再颠沛流离了。”
“对了,赵娘子,今日是我这典当行开业之日,也是我向赵娘子以及诸位告别之日。”
“告别?!!王伦王公子,你这典当行才刚刚开业,你要到哪里去啊?”
宋引章惊呼到,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问道。
“是啊,王公子,士农工商,都说我们商人是最低贱的,但是也是经营不易,王公子你却要思虑再三了!”旁边的宋三娘也劝道。
而赵盼儿却没有说话,只是盯着王伦看,虽然为了的这个决定的确还让人吃惊。
她和王伦相处的时间也很短,但是她也知道王伦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这一定不是贸然之举,所以接下来,她也很是期待王伦的理由。
看着众人疑惑且期待的目光,王伦微微一笑。
“大丈夫之志,因入长江,东奔大海,何苦怀念与温柔之乡,这江南自古便是鱼米之乡,但是却不是我的志向所在。”
“哈哈,诸位不要担心,我虽然是经营着这一家商铺,但是诸位也不要忘记我还是一个正儿经的书生呢!”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虽然王某平日行事十分的狂浪,但是到底也还是一个书生,明年春闱在即,不过数月的时间。”
“我是一定要去那东京城中走上一遭,十余年的读书生涯,不管结果如何,是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总是要给自己一个结果和交代。”
“都说这东京城中乱花渐入迷人眼,我自是要亲眼瞧一瞧,这东京城中的富贵又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