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王伦告别赵盼儿以后,便带领着沈炼和靳一川,以及剩余的锦衣卫,坐着那一艘巨大的楼船,顺着大运河一路向上驶去。
王伦站在船首,看着江中波涛滚滚,滔滔不绝,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有运着满满一船粮食的运粮船,也有运满各种货物的货船,还有载满客商的客船。
自从这大运河开通以后,行驶在运河上的船舶就没有停止过。
再看着运河两岸的百姓也是民风淳朴,阡陌之间正有着农户正在辛苦劳作。
王伦甚至能够看到一些,半大小子也已经跟随自己的父母下地干活了,即使是一些豆丁大的孩童,也知道捧着陶土做成的水壶来给自己的家人送吃食。
但是王伦知道,这些有地可种的百姓,即使是日日劳作,艰辛无比,不仅徭役繁重,被赵氏皇室和地主豪强层层剥削,一年到头剩下的一点粮食也仅能糊口而已,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
这些都已经算幸运的了,如果年岁不好,旱灾,水灾,蝗灾哪一个不是要人命的东西,那这些百姓瞬间便会变成了流民,而流民的命运便只有悲惨而言了。
所以这运河两岸也诞生了大量的纤夫了,可是这纤夫哪里是好当的?
数十吨的大船需要靠人力来拉动,而且这些纤夫大部分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顿顿吃不饱,还有如此大的工作量,基本上都是短命的鬼。
也就是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才能干得动,而且这些纤夫基本上一过三十岁便衰老极快,活到四十岁已经是幸运的了。
王伦不禁感叹道。
“果然是乱世人命贱如狗。”
太平盛世,大家都还有地能种。
但是如今乱世将至,人命却成了最为下贱的东西。
王伦深深的再看了一眼这运河两岸,便回过头去,走进了船舱。
不过在心里倒是下定了某种信念。
“就让我来改变这一切吧。”
..........
接下来王伦一行人倒是一帆风顺,没有碰到什么麻烦,中途只是在一个岸口补充了一些生活必备的物资。
这一日。
楼船行至一处水域。
王伦看着两岸的风景分外的秀美,不禁问道旁边的沈炼:“沈炼,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沈炼看了看四周。
“回禀主公,这里已经是乌江地界了!”
“乌江乌江,乌江,乌江!!”
王伦嘴里喃喃道的不停重复着,似乎想到了什么。
“停船靠岸,我们下去走走!”
“是,主公!”
沈炼虽然有些疑惑,但是还是十分顺从的答应。
楼船找了一个岸口停靠后,王伦便带着沈炼和靳一川下了楼船,但是并没有带其他的锦衣卫,三人就这么轻车从简的下了楼船。
王伦望了望东南侧的一处山脉,只见山上郁郁葱葱,树木茂密。
于是指了指这座山,问道旁边一块农田正在劳作的一个老翁:“老人家,这座山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