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楼船行驶到了淮阴水域一个小镇的岸口停靠。
王伦站在甲板上看着岸边已经乌泱泱的站了一大批人,为首的是一个壮汉和一个带着头巾的女人,后面跟着一大批手持扁担、扛棒,身着粗布衣服,还打满补丁的人群。
等到楼船彻底停好后,放下舷梯,石头带着顾廷烨率先下了楼船。
看到熟悉的人下了楼船,为首的壮汉先前走了两步,对着顾廷烨和石头拱了拱拳,说道。
“石头,还有顾公子,你们可算来了,我们等你们好久了!”
但是紧接着,他抬头再一看,只见顾廷烨的后面还有一个一身素衣,包着一个素白头巾,显得十分文质彬彬的书生也跟在两人身后也下了船,而且此人身后还跟着两个身着华丽锦衣的男子,也跟着下船。
众人用着疑惑的眼光再一看,只见石头和顾廷烨这是一艘巨大的楼船,而且甲板上站着数十名,体态雄阔,身着锦衣的壮汉,他们腰执利刃,甚至还有人手持强弓硬弩,正在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一行人看。
“嘶!!”
“这些是什么人?!!”
“难道是石头兄弟结识的绿林好汉吗?!!”
“啧啧,不像,你看看他们身上的那一身锦衣,那绸缎,那面料,那做工,绝对不下十两银子,要是有这种身家,还混什么绿林,直接做一个富家翁不好吗?!”
所有在岸边等候的漕帮众人都是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他们这种漕帮众人,为了生存,打架斗殴,就是生死拼杀也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对于这种强弓硬弩的阵仗,他们还真没有见过。
“不知道这位公子是.......?!”为首的壮汉硬着头皮,对着王伦说道。
石头在一旁解释道:“哦,大哥,忘了跟你介绍了,这位是王伦王大哥,是顾大哥的好友,听说我们漕帮有难,不辞路程辛苦,前来帮助我们!”
壮汉一听到石头的解释,更是有些懵了,这种阵仗,就算是宋朝的官军也不过如此啊!
他们这些人也不是没有见过大宋的官军,平常大宋通过运河运送官粮和官盐时,也会有随行的官军押送,但是押送的官军都是一些大宋的厢军。
不过大宋的厢军一向是让人一言难尽,往好听了说,是大宋有编制的军队,但是往难听了说,只不过是大宋高等级的劳役罢了。
石头的大哥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很快便反应过来,回过神后,对着王伦和顾廷烨以及身后的锦衣卫沈炼和靳一川一拱手,深深的一鞠躬,自我介绍到:
“两位公子高义,小人,姓石名磊,这是我的浑家,没有名字,但是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大家都唤作二娘,至于我身后的这些人都是我们漕帮的弟兄。”
王伦走到石磊的跟前,连忙扶起他来。
看了看他身后的这些人,大都是一些青壮年,扛着扁担和撬棒,衣服破烂简陋,甚至是衣不蔽体,由于在太阳的暴晒下,皮肤都是黝黑皴裂,身材都是矮小干瘦,一看就是长期从事重劳动的体力活,但是却因为吃不饱饭而造成的饮养不良。
这些人尽管活的十分艰辛,却又是一个个坚韧又鲜活的生命,王伦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是玩一款种田或者经营模拟游戏,自己而是真正的处于古代,于是严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