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皇宫学堂,众皇子摇头晃脑背诵圣人之言。
当世大儒宋濂手中持水墨折扇,晃晃悠悠捶打桌面,闭眼摸须之间颇有自得之乐。
此时一个手拿红木痒痒挠,动作略显粗狂的男人,正趴在窗外偷看。
而他身后更是跟着一群身材魁梧的带刀侍卫。
“不错,不错。”
“咱小的时候只知道放羊,哪有这么好的读书机会,如今咱当了皇上,咱的儿子每一个都要读遍天下书,到时候分封为王,可保我大明万世太平啊。”
此人正是大明之主,朱元璋。
今日下朝路过此地,便驻足查看众皇子的读书日常。
“嗯?”
“父皇。”
“老六怎么不在?”
跟在朱元璋身后半步的朱标眉头微微皱起,刚才扫了一圈,够了读书年纪的弟弟基本都在,可只有六弟朱桢座位空空荡荡。
“这老夫子,老子儿子都不见了,他还在上面丢盹。”
朱元璋手中痒痒挠重重的落下,快步直奔学堂之中。
“儿臣参见父皇。”
“臣弟见过太子。”
众皇子急忙端正跪地,坐在首座的宋濂当场吓醒,跌撞间跪倒在地。
“老…老臣见过皇上。”
朱元璋左右扫视一眼,眉宇间的怒气没有任何隐藏。
“宋濂。”
“咱儿子朱桢呢?”
“怎么朱桢不在课堂读书?”
宋濂微微抬起低下的头,衣袖慌乱的擦了擦额头的汗。
“启禀陛下。”
“六皇子殿下去上茅房了。”
“如今还没有回来。”
朱元璋沉声询问:“去了多久了?”
“陛下,大概有一个时辰了。”
“一个时辰?”
朱标起身将宋濂扶起,回头对着身后的侍卫说道:“去,搜查皇宫,将六皇子带到这里来。”
哪有上茅房一个时辰的说法,这小子肯定贪玩逃学了。
今天被父皇碰到,估计又要打屁股了。
一炷香时间,刚才被朱标派去的侍卫也是系数归来。
“禀告皇上,皇宫之中并没有发现六皇子的踪迹。”
“怕是已经出宫了。”
朱元璋痒痒挠重重摔在地上,皇子未得圣谕,擅自出宫这可不是小事。
朱标心领神会。
父皇这是动了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