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往前一步,熟练的跪倒在地,开口说道:“六皇子如此大才,乃是我大明之福,臣以为可将六皇子送入翰林院,与读书人为伍,自此掌我大明文风。”
朱元璋没有接话,只是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一旁的朱标也是擦了擦汗,六弟还是有福之人啊。
犯了如此荒唐的事,非但没有受皮肉之苦,还因祸得福?
想到这里他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六弟之前怎么没有在旁人面前显露过如此文采呢?
若是早点显露,他必然要多栽培栽培自己弟弟。
毕竟以后当皇上之后,也是需要如此文采之人辅助啊。
“陛下。”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旁的刘伯温思索片刻,这才小心翼翼的开口。
“说。”
朱元璋看向刘伯温,他一直在等刘伯温开口。
其实他早就想好了如何安排,只是想看看在场有没有人可以猜到。
“陛下,让六皇子金翰林院,臣觉得不妥。”
“翰林院乃是天下士子聚集之地,若是将六皇子送入,可能会让士子对科举制度不满,觉得皇家子弟随意进入翰林院,而他们却要苦读数十载才有进入的机会。”
朱元璋点了点头,刘伯温所言不假。
“刘大人有什么好方法,不要兜圈子,不妨说出来我们一起听听。”
李善长听到刘伯温直接否定了他的观点,也是开口询问。
“臣以为,六皇子虽然大才在身,但是却沉迷于女色和风花雪月,好在如今年少,应该磨磨他的性子,将他带到正路上来,以后方能成为国家栋梁。”
“不如,让六皇子去治理一县,为期两年。这一年期间正好能够磨磨皇子的性格,同样也可以让六皇子见见民间疾苦,断了他寻欢作乐的想法。”
朱元璋点了点头,刘伯温就是刘伯温,不愧是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把自己的心思琢磨的一清二楚。
“好。”
“就如此办。”
“让他现在就出发。”
除了京城,山路崎岖,马车之上更是摇摇晃晃。
朱桢只觉得头疼欲裂,揉了揉眼睛立身坐起。
“哪啊这是?”
“我身边的妹妹呢?”
朱桢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昨天自己不是在青楼寻欢作乐,最后喝醉睡在那了吗?
“皇子,您醒了?”
一旁的小太监看到朱桢醒来之后也是无比激动。
“我这是在哪?”
“皇子,您昨日逃学去青楼寻欢作乐被陛下知道了,当时陛下发了好大的火,好在咱皇子写的一手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