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辞别刘备后,又北上前往许昌,面见曹操。
曹操驰名双标,当年庞统为其献计时,他觉得庞统仪表不俗。
后来得知中计后,便大骂庞统形容猥琐。
今番见了张松,更是不喜,便有意刁难:
“汝主刘璋连年不进贡,何也?”
张松答曰:“路途艰难,难以通进。张鲁在北,纵贼劫掠,故不进贡。”
曹操本就因张松长相不喜,现见他言语之中毫无敬意,便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杨修此时在丞相府任主簿之职,他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
自古文人相轻,听闻张松能言善辩,便想讥讽一番。
谁料张松略施小计,让杨修心服口服。
杨修知张松有过目不忘之才,博闻强记之能,便有意荐与曹操。
张松再见曹操,直奔主题,言五方势力坐下和谈之事。
曹操大怒:“与刘备相谈,我没意见。马超、张鲁、刘璋什么档次,也配跟我谈?”
张松见曹操如此无礼,便拂袖而走。
“慢着,刘备去否?”
“哼,刘皇叔念及天下百姓,自然会去。”
“既刘备肯去,我自然要去见见故友。”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结果总是好的,曹操也愿前往。
离开许昌后,张松往西赶赴长安,见到了马超。
马超虽然不喜谋臣,但也不似曹操那般轻慢。问道:
“听闻张别驾已见过刘备与曹操,如此大费周章,所为何事?”
张松把此前所说之事又说了一遍。
马超听后,若有所思,随后问道:
“刘备若去,我便去。我与他乃挚友,需见一见。”
张松纳闷:
怎么全是皇叔的故友,皇叔魅力果然大!
离开长安后,张松向南而行到达汉中。
见到张鲁,便直接说道:
“刘备也去!”
张鲁大怒:
“刘备去不去,与我何干?”
“刘璋与我有杀母之仇,汝为刘璋之臣,还敢来此?”
张鲁命左右推出斩之。
阎圃急忙进言:
“张松此来,是为和谈之事。此事于主公有利无蔽。若谈成,曹操、马超便不再取汉中!”
张鲁这才止住怒气,对张松道:
“暂饶你性命,你且回去告诉刘璋,杀母之仇,吾必报之!”
张松离开汉中,回归益州。
他心中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