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四合院里各家各户都熄灯了,睡得挺早。
“妈,我就说家里有耗子。”
棒梗又听到了声响,吵到他睡不着,然而妈妈却没有回声。
“咳咳……”
贾张氏咳嗽了一下,转过身假装听不见,但大通铺上的震感却躲不掉。
……
翌日一大早,李向阳在家吃过早饭就出去了,去换了他下月的口粮,拿到二十斤粮票,还有二两五钱的肉票等。
他手里已经有近两百斤粮票,除了贾家五口人加上他的,另外还有阎埠贵那七十斤白面票。
有粮票就能随时换成粮食,也能在外边消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而放在空间里的物资,没急着出手,如果都卖了,也能换两百多块钱,这就是他目前的家当了。
至于顺的一百方木材,暂时用不上,先低调一段时间。
但还是穷啊,一人精力终归有限,要发财过好日子,还得靠集体的力量。
半上午,他带着贾张氏去领了糊火柴盒的材料,顺带还参加了简单的培训。
主要是熬浆糊,内盒要稀,外盒要稠,还有火柴盒的材料是一版版的,还需要简单的剪裁。
而浆糊的主要原材料竟然是面粉,纯天然啊!
这跟做鞋底用棒子面糊糊一样,再说米汤还能用来糊墙,食物不仅仅是用来吃。
“这活啊不累,就是费时间。”
一个居委会的大妈指着流程介绍了一番,就让上手了。
李向阳也试了试,这个怎么说呢,有点像是工厂里包装工的感觉,坐着就把钱挣了,全靠手艺。
但这种活比较适合女工或是小孩,枯燥、重复、乏味、耗时。
大老爷们或许有手快的,但是活糙啊,要是糊不好要返工,浪费了材料也要扣钱。
“向阳,这活真不累!”
贾张氏很快就手上了,毕竟是老手艺人,一天天的空闲了就在做布鞋。
但凡经常做针线活的,手指都比较粗糙,不然顶不动针头,也得手巧。
当初不愿意干这活,是想在家享福,但如今情况却不同了。
“嗯!”
李向阳点头,他会木工活,打小跟老爹学的,谈不上多精通,但确实是会。
看了片刻,他心里就有谱了,可以做一些模具,就能增加糊火柴盒的效率。
很快,贾张氏学会后就要走了,都是会算计的,不能白白帮别人干活。
李向阳载着贾张氏回院里,好吧,他这车买来载的第三个女性,竟然是贾张氏,另外两个是小当和秦淮茹。
但也没啥,贾张氏好歹掏了五十块钱出来,也难得出来兜个风。
“李向阳,贾张氏,你们这是干嘛去了?”
三大妈和儿媳妇于莉在院里洗衣服,于莉没工作,也属正常,不是谁都能安排岗位,早已经在搞上山下乡,但主要是分配去农场或是建设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