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九门,锦衣卫,太监三股势力,崇祯算是初步掌控了。
刚刚除了锦衣卫和九门之事,崇祯还听从姜林的话顺手除了一大批,企图通风报信的太监。
另一边,因为在藉的锦衣卫通常都是群居的缘故,所以李若琏很快完成了承天门的集结。
而且到场的人数,可以说超出了崇祯姜林的预料。
足足五万多锦衣卫,可以说增加了几成的胜算了。
毕竟抄家拿人,可谓是锦衣卫的拿手好戏。
在这个关键时刻,崇祯听从姜林的建议出了承天门,见了下现场的锦衣卫。
紧接着又慷慨激昂的说了几句,姜林给的稿子。
“朕知道,你们其中的有些人怨恨朕,怨恨朕裁撤了锦衣卫,让你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饭碗。这件事朕有错,错的是不该误会你们所有人,误会你们锦衣卫,因为你们是帮朕做事的。”
“不过这最大的错是朝堂上的滚滚诸公,是他们蒙蔽了朕,让朕勿以为锦衣卫都是冷血,残暴,国之蛀虫,治国靠这些读书人就行了,所以朕裁撤了锦衣卫。但是今天朕明白了,治国是必须要靠锦衣卫,没有锦衣卫的严厉手段,朝堂上的官员无不贪赃枉法,吃里爬外。”
“今天朕召你们来,就是用你们的看家本事,好好的惩治那些自以为是的官吏、惩治那些害群之马。朕想问,你们愿意帮朕去拿人,愿意帮朕去抄家吗?当然了,皇帝也不能差饿兵嘛,朕做主,抄家所得一成归锦衣卫所有。”
承天门五万多锦衣卫神情各异,交头接耳。
恨吗?或许有,忠心吗?或许也有。感动?大概吧。
别看崇祯说这么多,现在真让他门这些锦衣卫上战场,能有一半人,那就算非常成功了。
不过崇祯这次是让他们去抄家,还是朝臣的家。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妥妥的肥差。危险没多少,但是发财是肯定的,还是正大光明的发财。
别看锦衣卫沉寂这么多年,但是这些当官的有多少钱,他们也能猜个大概。
毕竟这种抄家拿人的事,要时刻准备着,万一哪天皇帝想起来了,没资料,那不是抄了个寂寞?
这不皇帝终于想起大家伙了,瞅这架势,这次恐怕是大规模抄家,抄一次可以吃一辈子的那种。
“愿意,我们愿意...”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随着一个人的呐喊,全场五万多锦衣卫紧跟着开始呼喊。
这一喊,喊出了心中的怨气,喊出了对财富的渴望。
“李若琏。”
“臣在。”
“锦衣卫以千人为一队,配合东厂按照名册抄家拿人,但有反抗,杀不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