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猎清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很公道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很公道的!(2 / 2)

目前在黑省境内,几家生产水泥的工厂,也可谓生意兴旺。生产出来的大量所谓‘洋灰’,都被送往各地修建公路。虽然达不到后世那些交通便利,却也保证所谓的官道畅通。

一些生活在人烟稀少山村的百姓,也被刘兴华沅派人接出,安置到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生活。而迁移这些百姓的补偿,就是给他们那一幢砖瓦房。

这样的待遇,对于生活本就贫苦的百姓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事,根本就没什么人拒绝。而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也能最大化集中管理这些百姓。

大战之后,虽然黑省有点百废待兴的感觉。可很多人都知道,安民军收复黑省之后,一系列的政策,都让百姓享受到实惠跟好处,自然愿意接受安民军的统治。

甚至一些经商蒙古的山西商人,也试着派了接触驻防两地边境的安民军。得到的结果是,安民军不拒绝他们这些商旅的进入。可在黑省行商,必须遵守安民军的规章制度。

这些商人,从最初的小心试探,到后面慢慢感受到黑省百姓的消化潜力。自然加大在黑省行商的规模,很多人通过蒙古,往黑省大量运输民用物资。

相同的,这些商人也从黑省,带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也意味着,黑省的商业贸易,再次兴盛起来。甚至在满州里,安民军还设立了商贸区。

不论来自那国的商贩,都可将货物运到商贸区,与沙俄过来的商人进行交易。而安民军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些商人在满州里的安全,同样收集相应的商税。

渐渐的,伴随着这些商人的进入,黑省百姓日子变好起来的消息,还是吸引不少内陆的百姓迁移。对于这些迁移的百姓,安民军同样给予发妥善的安置。

本身黑省就地广人稀,这些迁移而来的百姓,本就为活命而选择迁移而来。看到安民军给他们提供吃住的地方,甚至给他们分配可开垦的田地,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好事。

别说那些内陆来的百姓,就目前生活在吉省与黑省接壤的百姓,很多人都选择离开家园,往黑省安民军的控制区迁移。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一家人的生活能过的好一些。

人口的增多,让安民军治下的民生机构,负担加剧之余,却也慢慢盘活了各城的民生经济。最明显的,就是各地的粮田,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乱世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安民军除了限制百姓将粮食私自出售外,同样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另外大量修建水利设施,让百姓也受惠于这些民生工程。

手里有了钱跟余粮的百姓,自然希望生活条件更好一些。平时销量不多的布匹跟生活用品,百姓也能隔三差五买一些,让各地的商贩也是喜笑颜开。

相同的,商人们的生意好了,意味着当地管理机构的税收多了。这种互惠互利的情况,让黑省的形势,几乎可以用一天一个样能形容。

面对乔伊的到访,刘兴华也没一口回绝沙俄方面的谈判。只是有一点,那就是沙俄通行黑省的列来,无论军用还是民用,都必须跟安民军铁路管理处报备。

如果是军列的话,则必须接受安民军的看押,沙俄方面支付看押费用。等这些军列抵达吉省之时,双方根据点验的清单进行结算就行。

另外刘兴华也给沙俄限定,他们通过铁路运往国内的物资,也根据不同的分类,收取不同的过路费。一句话,想使用铁路,沙俄都必须向安民军支付费用。

对于这些条件,乔伊显得很无奈般道:“刘将军,你要知道,这铁路可是我们的?”

‘错,从黑省被我收复之后,它就属于我了。当然,如果我有货物,需要使用你们的铁路,你们同样可以收取相应的费用。我很公道的!’

听着刘兴华的话,乔伊多少清楚,眼前这个年青将军。打仗上面有一手不说,这敲竹杠的本领一样不差。看来这回,沙俄少不了要被掐脖子了。

就在这时,刘兴华却抛出一张采购清单道:“做为诚意,这是我向贵国采购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对于贵国而言应该不是问题吧?而你应该知道,这些机械值多少钱?”

看着写满一张清单机械采购清单,乔伊也知道这是一笔难得的采购清单。可上面不少东西,沙俄未必肯卖。毕竟,他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友好,未来只怕双方还有一战的啊!(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