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 第七十五章 判断时局

第七十五章 判断时局(2 / 2)

如今颜良已死,文丑虽然没有步颜良的后尘,但也被曹操打的大败,袁军士气大挫,短时间内无力再继续进攻,袁军强势进攻的第一阶段结束。

到七月的时候,袁军重整旗鼓,进军阳武,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到八月的时候,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而曹操也争锋相对,立营与袁军对峙,战略相持的第二阶段开始,之后袁曹双方各有攻防,曹操与袁军交战失利,退回营垒坚守。

直到同年十月,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毁袁军的粮草辎重,官渡局势才发生根本性转变。

现在是公元200年五月初,距离袁曹双方的战略相持阶段和乌巢奇袭阶段还数月时间,过早涉入官渡之战是十分不明智的。

所以,吕布在送走袁曹双方的使者使者之后,开始大造声势,扬言要先拿下徐州北部,再攻下许昌。

消息一出四方雷动,一开始袁绍还担心,吕布只是口头上说说敷衍他,如今看到吕布命张辽为帅,张绣副之,徐庶为军师率领五万大军,大举进攻徐州北部,这才放下心来。

而曹操这边听闻吕布大举出兵,不知情的百姓,普通军士和官员,一时间人心惶惶,只有曹操和心腹谋士将领才知道,吕布出兵意味着,他们将可以调用更多的兵马来防守官渡。

已经全部据有江东的孙策,在听闻吕布出兵徐州北部的消息后,急忙召集谋臣武将,商议打过长江,报往日之仇。

世事无常,出兵前夕,孙策在丹徒山上打猎,却遭遇刺客刺杀,血流满面,伤势极重。

原来孙策在夺取江东的过程中,手段过于粗暴,得罪了不少江东大族,这些江东大族失势之后,不敢明面上反对孙策,却暗中派刺客对孙策展开刺杀,因而有了丹徒这一幕。

主帅重伤,出兵淮南的计划只能暂时终止,或许天要亡孙策,孙策重伤之后不能发怒,结果在城楼宴饮的时候,遇到江湖术士于吉招摇过市,这于吉备受百姓推崇,就连孙策身边的将领,官员也多有深信者。

孙策是实力崇拜者,他怎么会相信鬼神之说呢,于吉大摇大摆的蛊惑人心,让他大为恼火,盛怒之下,孙策直接让人将于吉打入大牢。

众人见于吉下狱,纷纷来劝,这更让孙策愤怒,孙策不顾金疮迸裂,在一片反对声中,强行将于吉斩杀。

多次发怒,导致孙策的伤势越来越重,感觉自己命不久矣的孙策,招来张昭,周瑜和孙权,将江东大业交接给幼弟孙权,然后嘱托张昭和周瑜尽心辅佐。

在留下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后,小霸王孙策魂归天际。

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吕布,心中震惊不已,他本以为由于他的出现历史改变,许多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将不会再发生,结果孙策还是死了,看来三国还是会按照历史轨迹运行,只不过会出现一些局部改变而已。

考虑到未来战略的需要,吕布决定主动示好孙权,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承认孙权政权。

历史上,孙权尽管按着孙策的旨意接手江东大业,但还是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觉得江东之主应该由孙策的儿子来继承。

面对众多的非议之声,孙策展现出了其卓越的政治手腕,在对孙氏老臣进行雷厉风行的镇压和安抚后,终于坐稳江东之主的宝座。

现今,孙策虽然没有娶到大乔,但依旧已经成婚生子,因而孙权还需要面对众人对他继承合理性的质疑。

基于这一点,吕布第一时间派出使者鲁肃,前往江东拜见孙权。

步入江东朝堂,鲁肃看到堂内众人依旧处于对孙策早亡的悲痛当中。

感受着主位上那碧眼少年,全身散发出来的英气,鲁肃先是代表吕布,很沉痛的表达了对孙策早夭的惋惜,接着鲁肃不卑不亢的表达了,吕布对孙权继任江东之主的尊重与认可,同时提出要比江东握手言和。

对于鲁肃的来意,众人感到奇怪,因为孙吕之间大战了数次,如今江东易主,局势不稳,按理说,吕布应该趁机打过江东才对,同时他们还奇怪为何吕布会如此热心,第一时间来江东支持孙权继位,难道这中间有什么猫腻?

孙权心中也同样疑惑,不过既然吕布主动向自己示好,愿意与江东握手言和,这对他稳固江东局势是件好事。

想不通吕布来使的深层含义,次日,孙权再一次召见了鲁肃,并安张昭和周瑜陪同。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