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深深的看了一眼儿媳妇,笑眯眯的夸着。
即便陈铮宇脸皮厚,可听到这话,仍旧忍不住有些躁得慌。
老太太这份偏心,也是歪的厉害。
“嗯,挺好的,正好煮俩鸡蛋给铮宇补补。”张秀珍还能说什么?
“嫂子,我一共买了十四个鸡蛋,今天早上煮七个,正好咱们全家一人一个。”陈铮宇说道。
“七个?”
杨芳芳有些没反应过来。
家里不是口人吗?
自己这小叔子伤了脑袋,糊涂了?
“姨,这面粉一共斤七两,加上鸡蛋,拢共花了两块钱,以后每三到五天,都是这么多的量,您看着随便做点什么吃,不能整天吃窝窝头。”
陈铮宇没有理会摸不着头脑的大嫂,而是径直跟张秀珍说道。
“两块?”
张秀珍声音都提高了几分,并且满脸怀疑的看着陈铮宇。
这是当她没去过黑市?
不知道价钱?
“嗯,也是赶巧了,那卖面粉跟鸡蛋的,是我一个朋友,便宜卖给我的。”陈铮宇淡定的说道。
不就是有个卖南瓜的朋友,又有个卖面粉鸡蛋的朋友嘛,过几天,说不定连卖肉的朋友都出来了。
还是老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他陈铮宇别的不多,就是朋友多。
“什么朋友?”
这时,陈父满脸阴沉的从屋里走了出来。陈父是那种封建大家长,是严父,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大儿子从小就在身边,挨的打已经数不清。
在他面前,俨然是老鼠见到猫。
或许也正是缺什么,越想彰显什么。
于是,陈卫民成天在外面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一副他老子第一,他老二的架势。
为此,陈父也愁坏了。
好在他有三个儿子,既然大儿子不成器,正巧二儿子又回到了身边,便继续想把他那一套用在陈铮宇的身上。
“当然是有过命交情,打死都不能出卖的朋友。”
陈铮宇不紧不慢的回了一句。
因为从小不在身边的缘故,原主对于这个亲生父亲本就没多少感情,更何况是如今的陈铮宇。
陈书群闻言,眼睛一瞪,就想发火。
这时,奶奶不轻不重的打了陈铮宇一下。
“怎么跟你爸说话。”
顿了顿,奶奶又说道:“你也不小了,在外面不管什么朋友,都要多留个心眼。”
“奶,您就放心吧,我交的可都是正儿经的朋友,可不是什么不三不四的人。”陈铮宇讨好的看着奶奶。
旁边,陈书群被噎的满脸铁青。
就在这时,陈卫斌睡眼朦胧的从东屋走出来。
“都几点了?不知道早点起来帮你妈干活吗?”
陈卫斌浑身一颤,当即愣在那里,脑袋上挂了许多问号。
“小斌,别管你爸,你二哥买的白面跟鸡蛋,去洗手洗脸,妈给你们擀面条吃。”
张秀珍横了丈夫一眼,把亲儿子拉出火坑。
“鸡蛋?”
陈卫斌也不困了,“妈,我要把鸡蛋煮熟带到学校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