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陈铮宇看到柜台里的商品价格时,倒吸了一口气。
这特么的也叫便宜?
议价柜台,他懂。
就是专门为外宾,外侨设立的,可以不用票。
但一瓶茅台元是什么鬼?
不是说这個年代的茅台两三块一瓶吗?
还有那巧克力糖,一小盒五块钱?
这谁能吃得起?
事实上,陈铮宇并不知道,这个价格,才是正常的。
因为就在上半年,上头便对一些商品实行高价策略。
其中就包括茶叶,自行车,酒,手表,砂糖等。
去年,一辆自行车元,而今年就涨到了元,让人瞠目结舌。
都说这年头有再多钱也没用,现在,陈铮宇对这话有了深深的怀疑。
其实,如今不单单是百货商店有不用票的议价柜台,一些高档饭店也同样采取这种策略。
如果你有钱到,天天去下饭店,就算没票,又如何?
当然,这些高价商品主要是针对那些有钱的外宾,以及所谓的资本家。
陈铮宇记得,住在后院的许大茂老婆,娄晓娥家,就是标准的资本家。
即便在很多人眼中成分不好,但照样苦不着,别的不提,肯定不愁吃喝。
而对于九成九的人来说,没票可谓是寸步难行。
陈铮宇见杨芳芳眼睛里全都是渴望,却没有任何表示。
第一是穷,没钱。
第二,她又不是自己老婆,干嘛要惯着?
所以,在跟营业员大姐打听了一下哪里有家具后,便径直前往。
相比百货柜台,家具这边明显冷清的多,而且还是在后院。
偌大的仓库里,看不到几个人。
因为里面有些阴冷,所以两个大姐就坐在门口,一边织毛衣,一边闲聊。
对于到来的顾客,也爱答不理。
“同志,我想买张床,还有躺椅。”陈铮宇忍不住说道。
其中一个年轻点的,抬起头,打量了一下陈铮宇跟杨芳芳,以为是马上要结婚的小年青。
毕竟这会,不是结婚,很少有人来买床。
一张床,基本能用一辈子。
五十年代,新人结婚讲究四个一工程。
一张床,一个盆,一个痰盂,一个热水壶。
现在虽然是六十年代,可刚熬过困难时期,谁家里也不宽裕。
像那三十六条腿,基本是六十年代中后期才流行起来的。
“旧的!”不等对方说话,陈铮宇又道。
来的路上,他就听杨芳芳说了,只有新家具需要家具票,像那些旧的,则不需要。
而所谓的旧家具,实际上就是古董。
不过如今不兴叫古董,容易犯错误。
事实上,这会的城里人结婚,都会想办法弄几张家具票,没人喜欢用旧的。
反倒是陈铮宇,压根就不在乎这个。
大不了买回去里里外外好好刷一刷,还不跟新的一样?
暴殄天物,那是什么?
上辈子可能是没钱的缘故,他对于那些古董,收藏之类的并不感兴趣。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