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确实是个世间少见的奇男子!
想不到,能医冠当世救我性命的,竟是一位如此年轻的少年?听展护卫刚才的说法,这少年医术之高,竟然还远在那三位神医之上?不可思议,着实不可思议……”
心中万千念头闪过之后,饶是他如今早已经位高权重、世间少有人及的身份,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没有任何摆谱的份,甚至都顾不上病体未愈,忙强撑着起来行礼:
“包拯多谢恩人救命之恩——!!”
“恩人如此年轻,医术却已然通神,当真世上少有!然如此惊才绝艳人物,原谅包拯却孤陋寡闻,似未曾见过?”
“还请恩人不吝,留下姓名?”
“也好教包拯日后有个谢处……”
公孙策、展昭等人见状,不禁心中猛然一悔:
刚才他们一个个的,只顾着担心包大人情况!
情急之下,竟然全都没来得及过问黄裳身份来历?!
这实在是未免太过于失礼了!!
好在有包拯此刻问及,不然等日后传出去:眼前这位救了包大人性命的大恩人,包府上下居然连人家身份来历,甚至是姓名都不知道?这恐怕要闹成全天下最大的笑话了!
事实上,不光是包拯一行人不知,就连差点沦为路人甲的薛、孙、胡三位神医也更是好奇:眼前这位横空出世、医术超绝的少年郎,究竟是何方神圣?
面对众人那满是疑惑的目光,黄裳却只是淡淡一笑:
“包大人,言重了!”
“大人忠公体国、为国为民!
一身安危却系天下万民福祉,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为大人医治,只怕都没有机会。
如今恰逢其会,能帮着排忧解难,侥幸救活大人,已经是与有荣焉,又怎敢谈谢?”
“些许小事,本不足挂齿。
只是既然劳烦包大人问起,却也不敢不答!”
“实不相瞒,学生黄裳,字冕仲,号演山。”
话音刚落,包拯不禁了然一笑:
“哦?原来是冕仲先生?
听刚才口音及谦称,我猜先生怕莫不是福州人士?此次是特地赴京赶考,参与不日即将到来的礼部贡院会试来的?”
黄裳听罢,心中暗暗一奇:
“后世戏文中,包大人善于断案、明察秋毫,被百姓称为包青天,眼下能仅从三言两语中,就听出这么多隐藏信息,看来果然是洞若观火,名不虚传……”
他惊奇之余,对此倒也并不意外,笑着点了点头:
“包大人所料全然不错!”
“果真如传言般一叶知秋,当世少有!”
包拯听罢,哈哈一笑。
转眼间,初次见面的俩人,已然相谈甚欢……
而杵在一旁,直接沦为背景板的薛、孙二人,在听到说:
眼前这位医术超神的少年,居然还有时间分身科考?更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考中一州举人?更有资格前来参加京城礼部会试的时候?更是像被人踩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一样!
要知道,当世宋朝科考之难,可是尽人皆知的!
可人家偏偏惊才绝艳到:
一边准备着科考;一边随便学了几年医术,还能轻易就把他们这些个“神医”给远远超过了?
这话说出来,简直让人没法活了好不好!
薛回春、孙万年俩人,心态差点当场就崩溃了……
胡长风则是心中坦荡:
在边上见了二人模样,不禁暗自苦笑。
“呵呵!饶是薛回春、孙万年这俩人再怎么自视甚高、眼高于顶,从今往后,在这黄裳面前怕是再也抬不起头,更耻于提及‘神医之名’了!”
“即便是我,日后见了这少年,只怕也唯有低眉避让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