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家对公路建设的大力投入,基本上达到了村村通上了柏油路,交通变得方便了。
这也是梁正强生意落寞的开始。因为交通更方便了,安明市的批发部都配置了货车到农村各个商店送货跑市场。
梁正强不再需要自己开车去进货了,这也冲击了梁正强的生意,因为批发部亲自下来送货意味着农村商店进货的成本,要比梁正强给他们的价格更低,梁正强在批发部那里拿货,从中倒一手赚钱的投机模式将不复存在。
只有仅存的一些偏远地方的商店梁正强在送货,慢慢的没有了价格优势梁正强彻底了放弃了批发这条路,只专心赶集和批发鞭炮。平日里就是在家种着一亩三分地,和一片国光苹果树。
不用送货,梁正强的日子就悠闲了起来,一到下午没事做,就跟一些市场赶集的朋友出去摸个鱼,抓个鸟。
而且梁正强的娱乐项目也是越来越多,每到下雨天的时候,梁正强就去同村的王老七加打扑克,因为梁正强的富有,每次梁正强去都有人给他让位子让他玩。
正是: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这不玩则好,一玩就引来了媳妇儿孙秀君的不满。虽然不赌钱,就是单纯的娱乐,但是这王老七家可是风言风语太多。
原来这王老七常年在外打工,媳妇在家就招惹了一些人天天在家打牌,作风不太检点,经常跟村子里的光棍鬼混也是引来村子里的闲言闲语。
丈夫在这种地方玩,妻子孙秀君作为一个本分过日子人,肯定是极度不满的。最开始还是拉着脸,每次梁正强回家都是爱答不理的,后来直接升级到吵架甚至动手。
忙碌的那些年两个人倒很少有矛盾,仅有的矛盾大部分是在工作中产生。
等清闲的下来时候,就会因为生活上的琐事经常吵架,甚至动手,梁正强还打过孙秀君几次。那个年代丈夫打妻子很常见,但就是这样孙秀君也是不离不弃的跟着丈夫过日子。婚姻的稳固程度不言而喻。
梁正强这些年赚到了钱,跟他借钱的朋友也多了。
这天下午,罗有成来了。罗有成在农村卖菜赚不到什么钱,就去学了电焊这门手艺,在北海市造船厂干活。因为父亲死的早,家里底子枯,不像梁正强结婚父亲还给它盖了房子。
罗有成能靠谁?结婚娶妻生子,只能靠他自己。
原来这罗有成认识了在北海服装厂打工的外地女孩李晶,罗有成一米五的身高,长得是一表人才。李晶也不嫌弃罗有成家境不好,就是看上了罗有成这个人。
两个人也是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李晶的父亲跟李晶到罗有成家看家。李父看完以后是不同意的,原来罗有成的母亲比较邋遢,家里收拾的不太好,看家就是看这户人家是不是过日子人家。
李父看完以后回家就跟闺女说:“晶啊,这户人家可不是过日子人家,你看家里乱的,不能嫁。”李晶说到:“我嫁他又不是嫁给他妈,结婚以后我俩过我俩的日子,又不跟他妈过。”
李父没有扭过闺女,最终同意了这么亲事。
李晶却是真真正正的嫁给了爱情,但最后还是为她不听父亲的远见而买了单。
罗有成和李晶的婚事老丈人倒是同意了,但是家里没有积蓄,不说彩礼钱,连酒席钱都没有。
但是李晶能力强,有的是办法。彩礼钱,俩人把攒的几千块积蓄给他爸当彩礼。没钱办婚礼就去借,礼金收上来再还人家。
俩人是到处借,但是认识的人都不太富有,只有梁正强有点钱。
罗有成也是要面子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找梁正强借钱的,毕竟以前赶集摆摊都还欠着梁正强的人情,再来借钱说不过去了。
进了屋子俩人就聊了起来,罗有成此行也不单是来借钱,也是通知梁正强下个月初结婚让他参加婚礼。
聊到一半这罗有成就直奔主题了:“三哥我这结婚还差点钱,你手里有没有闲钱看能不能给兄弟应应急。”
梁正强直接问道:“用多少?”罗有成说道:“一万。”罗有成没想到,梁正强犹豫都没犹豫,直接点了一万块钱给罗有成,欠条都没打。
这一万块钱不单单是出于对罗有成的信任,更多是夹杂着对罗有成身世的怜悯和同情。
这一刻也彻底奠定了两个人深厚的友谊。。。
正是:观宏略审时度势,顺时势随机应变。
闲庭间家事难断,朋友难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