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永昌亭侯府。
赵云刚刚练完枪法,身上出的汗升腾起薄薄的雾气。
他看到一个人影在门外,探头探脑的看着。
冷哼一声。“看什么看,还不进来。”
赵广畏缩着脑袋,走到赵云跟前。
赵云见到赵广这幅模样,气不打一处来。
“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畏畏缩缩的,成什么样子。”
赵广本来就觉着张毅的这主意不靠谱,听到赵云的呵斥,更是被吓得一激灵。
硬着头皮说道:“父亲,儿子发现了一种犁。”
赵云倒是好奇了,什么样的犁值得你这样大张旗鼓来找我,我又不是管农桑的,你找我。
“父亲,这犁可以日更.......”赵广还没有说出那个亩字。
“才分,你也好意思说。”
“父亲,是亩,不是分。”赵广尴尬的看着赵云,您老人家就不能让我把话说完,
“多少。”赵云的声音猛地提高一个调。
“亩。”
正在擦拭汗水的赵云,须发皆张,那不怒自威的模样,赵广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两步。
“你确定是亩?不是分。”赵云再次询问道,生怕自己听岔了。
“额,这个,那个。”赵广这才想起来,自己好像光顾着听了,没见到实际的效果。
“东西呢?”
“我给带回来了。”
“拿过来我看看。”
赵云弯着腰,看着眼前这个有些奇怪的犁。
“难怪了。”
赵云喃喃道。
丞相府内,一个黑发夹杂着鬓角斑白的中年人,正跪坐在案几前,批阅着手里的公文。
他批改的速度极快,对案上的竹简一扫而过之后,“唰唰”的在竹简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放在一旁。
他就是大汉的丞相诸葛亮。
此时的他已经四十二岁,面容清瘦而俊朗,跪坐在那里不怒自威。
他的眼神是如此的锐利,他的精神也在时刻紧绷着。
赵云轻声的走进了书房,看到在那里认真批阅公文的诸葛亮。
眼睛里露出感伤,大汉江山虽然只有一州之地。
然而一州之地的军政、民生等等,所有的胆子,都压在诸葛亮的肩上。
更遑论夷陵之败后,蜀中世家势力的抬头。
阿斗也是极具信任,将政事悉数交给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