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毅说出南中必定会反叛的时候。
诸葛亮久经战事、波澜不惊的心,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受到了震动。
手里的鱼竿也猛然晃动了一下,惊跑了正在咬饵的鱼。
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在荆州时期追随刘备作为军师出谋划。
还是现在位居丞相高位,他唯一不缺的就是对局势的把握和分析。
从大汉目前的情况来说,南中的翻盘已经成了定局。
而赵云,则是从军事角度,也认定南中必反。
如果他作为东吴的大都督,痛打落水狗的事儿,他也会干,而且还要做的风生水起。
要知道,此时的大汉除了两三万的老弱残兵,然后就没了。
指望这点压箱底的兵力再去兴大军讨伐叛乱,怎么看也不现实。
诸葛亮和赵云对视一眼,这话从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口中说出来,就过于妖孽了。
“阿毅,为何认定南中必反。”
思考良久,诸葛亮还是继续问道。
“原因有二。其中一个就是东吴。”
诸葛亮狐疑的看着张毅,你这说话说半截的功夫跟谁学的。
张毅挠了挠头,憨憨的笑了笑。
“东吴嘛!自从取得全部的荆州之地后,多有窥视我蜀地的意思。”
“说的通俗点,就是膨胀了。”
“他们的步军打不过伪魏,水师在北方又施展不开。所以眼下他们能欺负的对象就是我们。”
张毅用手指指了指周围的这些人。
“现在我大汉实力大损,东吴想必是有这个想法的。”
诸葛亮沉吟着,这张毅的话还是很符合东吴的形象的。
尤其是那个孙碧眼,整个就是个白眼狼,到嘴边的肉怎么会舍不得吃。
再者说了,孙权也想着占据蜀中,只可惜在荆州进入蜀中的道路被封锁的很紧,他的军队士气再旺盛也没辙。
赵云赞许的看了看张毅,再转头看了眼来回甩鱼钩的赵广,有些嫌弃。
要不是这是自己的儿子,真想狠狠的给他踹出去。
“其二,就是南中豪强。南中多是僚蛮部落,我大汉虽在此处设立郡县。”
“但山高林密,汉人生活在这种地方,不仅要防备疾病,还要防备蛮人时不时的劫掠。”
“处境可想而知。”
“并且蛮人豪强,并非用仁义就能感化。”
“需要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
“嗯?”诸葛亮眼前一亮,这话有点意思啊。
“阿毅,你的意思是既然征讨又要施恩?”
“叔父一针见血,就是这个意思。”
“南中豪强,只有被打到伤筋断骨了,才会自己觉得打不过我汉军。”
“这叫做给他们心理上压力。”
“随后可以在南中清查田亩,愿意耕作的教其耕作,愿意放牧渔猎的.......”
“另外,南中那里的路是真的难走。”
张毅正要接着侃侃而谈,感觉有些安静,他转头看向诸葛亮二人,发现他们没有说话,正在低头沉思。
心想自己这话是不是说的太多了,是不是装比装过头了。
“阿毅,南中的叛乱,如果是大军征伐可好?”诸葛亮柔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