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朱棣抬起食指朝着传信使的方向隔空一点。
“传朕口谕,告诉张辅,赏罚分明,就功论功,就过论过!”
“军令如铁。杨明江及其手下一千人,共计一千零一人。全部发落五十军棍!”
“边城大将军张辅,看似无过,但御下不严,同领二十军棍。”
朱棣说着,便将后背轻轻靠在背后龙椅上。
轻呼一口气,慢悠悠张口说道:“接下来,就来说说这个杨明江的奖赏。”
随即朱棣眼中带着悠悠笑意扫了一眼下方的大臣。
“你们说说,说得好,朕有赏。”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议论这泼天的军功。
哪有人打个仗,把对方头领一锅端的人?
直接将北元人多年来打的算盘,落了个空。
还把首领折了进去。
这事要是载入史册,怕是连几百年后看史册的后人都不敢相信。
最后还是兵部尚书站了出来,对着朱棣行一礼。
“启禀皇上,这杨明江的军功,辰等不敢妄下定义。”
“还请皇上定夺!”
此话刚说完,后面站着的几个大臣也跟着附和。
“还请皇上定夺——”
朱棣见此情况只是轻轻一笑,他本就在心里早就盘算好如何封赏了。
“小鼻涕,传朕旨意,令杨明江即刻回朝领罚!”
“退下吧。”
就这样,这一场议事,到最后,也没有说这立下泼天军功的杨明江该赏还是不该赏。
要赏的话,是重赏还是以功抵罚,谁也不知道。
不过你大家都知道这次战役的第一大功臣,曾经在京城是个多么让人头疼的主儿。
那就是一个行走的疯子。
他此番回京,要是受到嘉奖,这岂不是助长这个纨绔的歪风邪气?
原本他有个当首辅的爹就已经够他嚣张了。
如今还让他立下头功……
此时家里有女儿的大臣已经开始心慌,盘算着此番回去还是早早给女儿定下一门亲事。
……
北平草原,大明军中。
一个硕大的练武场上,放眼望去,一片黑压压的人头,涌动于其中。
一个满脸络腮胡,粗声粗气,肤色黝黑,四肢发达的武夫,满脸怒气的站在练武场边。
“杨疯明!你他娘的有种跟老子单挑!”
这彪形武夫忽的发出一声震天怒吼。
“你有本事连累我爹跟你一起受罚,我爹挨了多少打,你就得挨多少打!”
此时这名武夫的身份显露,原来他正是张辅将军的儿子。
因为自己的爹是军中第一位大将军,一向都是在军中横着走。
他和杨明江二人之间,本来就有矛盾。
但是杨明江是个硬骨头,一向不会让别人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