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懵了。
朱瞻基懵了。
杨明江也懵了。
杨明江此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这朱棣又抽什么疯了?
果然,帝王之心难测。
朱棣等在空气静寂一会儿之后,才开始说话。
此时他看着杨明江才是恢复看了一个帝王对待大臣的气势。
“朕问你们的意见,是让你们提出对朝廷!对大明有用的意见!不是让你们在这跟朕说什么狗屁废话!”
“朕再给你们一个机会,说不出对大明有用的意见,看朕怎么罚你们!”
众人面面相觑。
杨明江和朱瞻基纷纷看向太子。
他们两个年纪轻的,都指望太子这个年纪大的说出有用的意见。
救他们一条狗命。
太子也是一脸懵逼。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算真的有什么想法,也被朱棣这一下发威,吓得全忘了。
脑中一片空白。
杨明江看着太子墨迹半天也说不出什么。
又看了看朱棣的脸色越来越黑。
为了自己的一条狗命。
杨明江一咬牙,豁出去了。
“臣有一事禀奏。此次江南的河堤修缮,臣认为派夏原吉夏尚书去,是目前看来最为合适的一策略。”
“夏尚书,有修缮水坝的丰富经验。至于朝中户部管理,就让户部右侍郎暂为代管,最为合适不过!”
朱棣皱眉思考一番。
“朕的泱泱大明,连一个修缮水利的人才出不了第二人,迫不得已要用这下下策了?”
随后朱棣看向太子。
“太子,这就是你代朕监国,提拔那么多人,给朕治理的朝廷!”
随即朱棣看向杨明江。
“你!继续说,为什么朕的大明竟然连一个修缮河堤的人才都找不到?!”
这个问题,实在是刁钻,架构太过宏大。
但是这可难不倒杨明江。
“回皇上的话,这都是现在科举政策的问题!”
杨明江这一句话。
朱棣懵了。
朱高炽又懵了。
朱瞻基而是瞪大了眼神。
质疑科举?
杨明江怕是古今中外第一人!
“股取士,是我朝第一大弊端!”
“你们想想,股取士选出的所谓的朝廷人才!”
“有几个能帮我大明的百姓去修缮水坝!”
“他们只知道之乎者也、纸上谈兵!”
“看起来高高在上,实则,连军营里一个为大明边疆安宁,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头兵都不如!”
没等朱棣和太子说话。
朱瞻基站起身,神色严肃的指着杨明江。
“你闭嘴!老祖先千年的智慧,岂容你一个只读过几本兵书的人置喙!”
杨明江冷冷一笑,他只感觉自己逆反心理又上来了。
随即对着朱棣再次行礼。
“微臣言尽于此!皇上要打要罚都可!微臣一个武将,本不该对军务以外的事情多嚼口舌。但!这就是微臣看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