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既信任我,我必不负主公所托。”
薛平起身对着孙坚拱手,大方的接下了这一重任。没办法,谁叫老孙手底下只有自己才堪大用呢。
孙坚同样站了起来,兴奋的抱住了薛平:“太好了,我今日得薛长京相助,简直是如虎添翼啊!哈哈哈哈哈哈!”
“咳咳……主公,在下不好男风。”
孙坚赶紧放开薛平,尴尬的搓了搓手:“额,倒是我孟浪了。长京且随我去议事堂,我已通传众将,今日当商讨出一个结果,我也好向朱将军回信。”
“但凭主公吩咐。”
“好!”孙坚答应一声,便昂首阔步地往出走。此时程普焦急地院子中踱步,就见孙坚满面春风地走了出来。
孙坚来时着急忙慌、心事重重,一番密谈后竟是多云转晴,身上还多出了一种莫名的气势,想来便是与这小先生有关了。
程普想到此处,不禁更加好奇薛平究竟有什么手段,能让主公顷刻之内有如此变化。
程普快步向前,迎上二人:“主公,还有这位小先生,公覆他们都已经到了,我们还是尽快前往议事堂吧。”
孙坚经过薛平的一番分析,此刻已然是没有那么着急了,便笑呵呵的将薛平带到程普面前介绍:“德谋啊,莫急莫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
“在下薛平,字长京,程公老成持重、多谋善战,还望程公日后不吝赐教。”
薛平接过孙坚话茬,主动和程普套了个近乎。谁叫这位后世被称作“江表十二虎臣之首”呢,能在史书上被着重记载的,可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人物,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程普对于薛平的马屁还是十分受用的,也是躬身回礼道:“长京先生惊才绝艳、年少有为,赐教谈不上,若有难处,长京先生皆可寻我。”
孙坚看到薛平小小年纪已然懂得和同僚搞好关系,不由得心下大定,更是觉得自己捡了个宝贝,甚至空气都香甜了几分。
三人有说有笑地来到议事堂,原本议论纷纷的众将顿时安静下来,孙坚将薛平引到左侧,原本在左侧首位的孙静一看孙坚的架势,立刻识趣的向后挪了一个,让薛平站于左侧首位。程普则是去到了右侧首位站定。
孙坚坐于堂首,看着堂下诸将,顿时心中豪气大生,清了清嗓子。
正在和孙静套近乎的薛平立刻闭嘴,收获了一个来自孙坚的欣赏的眼神。
“今日召见大家有两件事。”
“其一,董贼祸乱长安,擅行废立。诸位应该已经听伯阳说起,便不再赘述了。”
“其二,雁门人薛平,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远万里来投。我已命薛平为军师中郎将,统管长沙军政要务。他的意思便等同于我的意思,请诸位务必听从。”
薛平出列面朝孙坚而拜:“谢主公。”随后又转身面向窃窃私语的众将道:“诸位,在下薛平,字长京,今后与诸君同殿为臣,如有不当,还指望诸位多多指正啊。”
薛平此时已经心花怒放。主管是不可能主管的,还是你们多操劳操劳好了,主管军政什么的,实在是有违摸鱼准则啊。
孙坚并不知道薛平的内心戏如此丰富,还沉浸在人才济济的喜悦中,要是让孙坚知道了薛平的想法,估计要气的直接从座位上跳起来。
众将见孙坚态度坚定,薛平谦和有礼,加之为首的程普也没说些什么,众将也不好表态,便拱拱手表示应下。
孙坚见薛平见礼完毕,防止他上去和人家挨个套近乎,便赶紧说道:“经过我与长京的商讨,现如今长沙的军政策略需要有所变更,至于具体的细节,还是让长京来说吧。”
“诺。”
薛平也不矫情,立刻答应下来,走到孙坚身侧,开始他穿越以来第一次的“指点江山”。
距离曹操矫诏讨董仅剩四个月的时间了,薛平要在这四个月里将荆南打造成铁板一块无异于痴人说梦,但至少要多做准备,至少要保证在讨董结束之后,荆南可以成为一块难以动摇的根据地。
“武陵、零陵、桂阳三郡与长沙同气连枝,眼下我们以长沙为基础,其余三郡若不能拿下,将会对我们的后方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胁。”
“令,黄盖领军三千,进驻益阳,防备武陵曹寅。”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