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老师从作词方面进行分析,那么我就从作曲方面来分析吧!”
等到刚刚这位从分析完毕之后,另外一位评审拿起话筒道:“我从作曲角度出发,同意刚刚李老师定下的基调。”
看着张凌寒,这位评委认真的说道:“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十九岁青年写出来的歌。”
“一般情况下几乎很少用完美来形容一首歌的作曲,但这首歌的前奏给我一种非常惊艳,甚至是完美来形容!”
“至于这首歌的间奏,我发现采用的是一种不常见和弦来作曲,AM-F-G-,通俗来说就是4。”
“4这个和旋套路在流行乐坛很常见,但这首歌全篇的和弦都在用这个,就显得极为朗朗上口了。”
“千万别认为这个简单的四个和弦用起来是偷懒或者是取巧。”
“大巧不工说的就是这种,再加上间奏以及副歌那种恢弘的弦乐,整体来说这首歌真的十分高级!”
听着专业评审说着一大堆的乐理之类专业的词汇,现场观众不太理解,但却还是给出了掌声。
歌曲的编曲有多么牛批这类的,他们虽然不懂,但是观众却能听出这首歌究竟好不好听。
这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歌曲的本身并不是唱给那些乐坛专业人士听的,而是给观众听的!
听众觉得不好听,就算是乐坛内夸成花又能够如何?
如果觉得好听,就算是乐坛内的人认为这首歌不好又能如何?
听众喜欢的才是才是属于真正好的,唱反调的那些所谓专业人士,你们又算老几?
不过很明显,《七里香》这首歌现场观众喜欢,直播间内的观众喜欢。
就连这二十位乐坛的评委也喜欢!
这就很不容易了。
不知何时,主持人也悄悄的走上了舞台。
“好的,感谢各位专业评审团对张凌寒这首《七里香》的高度评价。”
说到这里,主持人看着坐在导师席位的杨蜜笑问道:“杨蜜老师,刚刚张凌寒表演完毕之后,您让专业评审团各位老师先进行评价。”
“那么现在,您是现在开始评价,还是等待专业评审团成员给出投票数之后再进行评价呢?”
听着主持人的询问,所有人全都将目光放在了杨蜜的身上。
“还是先投票决定凌寒是否晋级,等到投票完毕之后,我在说。免得一会儿有拉票的嫌疑!”
听着杨蜜笑吟吟的说完这句话,很多人全都好奇杨蜜究竟想要说什么。
才会被误认为有拉票的嫌疑。
倒是一旁同样坐在导师位置上的薛之迁拿着话筒笑道:“我倒不觉得蜜姐你接下来的一番话,会有拉票嫌疑。”
“毕竟,凌寒带来的作品我们有目共睹。不过既然蜜姐你坚持,那么就先进行投票吧!”
说着,薛之迁直接按下了面前通过的按钮:“反正这首作品在我这里选择全票通过。”
“作为一个华语乐坛的歌手,作为《原创音乐营》的导师,如果像这样的作品都没办法在我这里通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