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在钓鱼。
他面前便是滚滚渭水。
一根青竹削成的鱼竿,被他牢牢地抓在手中,没有一丝抖动。
浮漂静静立在水中,不时被路过的游鱼,误认作落水的虫豸,啄食两口。
鱼儿卷起的波纹让浮漂左右摇曳,待风平浪静之后,又慢慢立了回去。
李泰闭着眼睛,脸上反射出晚霞映照在湖面的粼粼波光,看不出悲喜。
微微蹙起的眉头,让人知道,他内心似乎看起来并不像表面这般平静。
“王爷,快要掌灯了,咱们回去吧。”
李泰“嗯”了一声,片刻之后才缓缓问道。
“阿福,人派出去有两个月了吧,还没信吗?”
“所有的城门口,老奴都安排了人,还是没有发现回来的人。”
李泰不知道,自己的意外来,会不会像太平洋上的蝴蝶,提起在大唐引发一场风暴。
但是,为了避免意外,他还是早早的做了些准备。
“希望来得及吧。”
李泰小声嘀咕了一句,顺嘴问道。
“今天城里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吗?”
“老奴听说,今天朝堂上又有人弹劾您!”
福伯半躬着身子,好让自己和坐着的李泰一样高,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福伯是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老人,一次攻城的时候,腿受了伤便再也上不得战场。
老人家不愿意离开东宫,李世民便把他派到李泰身边,名义上是管家,实际上也有让他安心养老的意思。
“回去干嘛?让老头再把我踹水里?”
李泰撇了撇嘴,他知道这个问题注定得不到福伯的回复,事情也过去大半年,但他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
武德九年年初,李泰得了原主的记忆,才知道原主其实是被李世民一不小心踢进花池溺亡的。
大概是李世民得知了什么消息,太过心烦,匆匆出门的时候,迎面撞到了正在花池边、蒙着眼睛和宫女嬉闹的李泰,怒从心中起,便一脚将他踹进花池,扬长而去。
却不知,自己下意识的行为,却导致一个灵魂的意外到来。
“他们弹劾我什么?”李泰抖了抖手里的鱼竿,随口问了一句。
福伯思索片刻,还是如实相告。
“他们说您不务正业,嬉于荒野,沉迷于玩乐,有损皇家威仪。”
李泰叹了口气,不知是因为鱼儿不咬钩,还是什么。
“又是这几句,就没点新的东西,算了,不用管他,再说弹劾我的人多了,他算老几?”
似乎觉察到李泰言语中的不在意,福伯难得补充了一句。
“据说这次弹劾您的是卢家卢湉,乃是御史中丞,算起来,他应该是御史中的老二!”
李泰扭头看了福伯一眼,对方并没有看他,反而又将身子往下躬了躬。
李泰微微一笑,他早就知道李世民安排在他身边的福伯并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不过他也没有多问。
眼看有鱼咬钩,李泰正准备提手,愣了一下,扭头问道。
“嗯?卢家?是五姓七望的人?”
“回王爷,是的。”
“五姓七望啊?这是打算拿我投石问路啊,真当小爷好欺负?”
李泰也不顾是否有鱼咬钩,放下鱼竿,指着鱼桶中一只伸长脖子,四肢不断划拉、意图越狱的三斤大鳖,说道。
“今晚回去,记得把它给卢家送去,说是我钓的!”
“需要老奴带什么话吗?”
“什么话都不用说。”
“老奴明白。府上还传来一句话,秦王说您再不回去,就打断您的腿。”
福伯口中的秦王,正是李泰的亲爹李世民,他知道,还有不到一个月对方就要登基了。
“那他也得先抓到小爷再说。”
“你再说一遍。”
“我说,他想打断小爷的腿也得先抓到小爷。阿福啊,你这耳朵怎么越来越…”
李泰说着便准备打趣一下福伯,扭头一看,发现对方正缩在一旁,不停对他使眼色,眼睛都快眨抽筋了。
而李世民不知何时来到他的身旁,正一脸愤怒的看着他,眼睛都要冒出火来。
李泰:他来了你怎么不说(眼神)
福伯:王爷冤枉啊,我用眼神告诉您了(眼神)
“当着孤的面还挤眉弄眼,当孤不存在吗?”李世民睁大眼睛,恶狠狠地瞪着李泰。
李泰也是满脸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