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好几个月里,他都很少需要到乡下去采购物资,在四九城里就可以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
如今却不行了,他需要更多的黄豆绿豆,还要找一找石灰之类的供应渠道。
幸好此时的收成不错,很多人家也有一些存留。
实在不行还可以在生产队里收购,数量着实不少。
短短的几天时间,王鹤就收购到了上千斤豆子,也在不远的红河公社找到了石灰供应渠道。
接下来他就不打算继续大规模收购豆子了,以后有时间就去找一找就可以。
现在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玻璃的制作上来!
虽然他在空间里已经模拟过无数次,并且已经解决了批量生产的技术问题。
奈何实际操作和空间模拟不完全一样,脑子会了不代表手也会了,王鹤会了也不代表其他村民可以轻松学会。
接下来除非是轧钢厂里走不开,不然王鹤就会找各种采购或者休息的借口,回到草洼村帮助建立玻璃生产作坊。
齐源也知道他的一些想法,所以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在王鹤的指导下,孟大柱抽调了十几人协助,又花了将近一个星期才完成了搭建工作。
其中需要把磨面机的蒸汽动力拆过来,先用到平板玻璃的滚压机器上面的传动动力。
王鹤并不指望这种小作坊生产的玻璃有多厉害,只要是透明的玻璃就可以。
所以他以及相应的简化了程序,只需要筛选原料、混合熔炼、出炉滚压成均匀的平面就可以了。
甚至于玻璃的颜色都不完全是透明的,但只要阳光能透射进去就可以,这个时候哪里能讲究那么多?
接下来王鹤又挑了几个村里会点陶瓷之类手艺的人,加上几个小学水平的年轻人,一起组成了村里的玻璃作坊。
这个作坊也是算集体的财产,大部分的土地、房屋建设和人力都算是村里的投入,只要在后面给王鹤支付一些设备和材料的钱就可以了,技术免费,包教包会。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候没有啥技术专利的问题,而且也轮不到王鹤来收专利费。
这一天正式开炉炼制玻璃……
在这些学徒工们的努力下,各种原材料以及筛选干净,达到了熔炉炼制的要求。
王鹤顶着高温,把炉子里已经化为液体的物料倒出来,然后倒在模具上。
经过两个村民的搅动,使得玻璃液体均匀后,气泡也少了,这就可以送到旁边的滚压机器上碾压成型。
最后是几个学徒工对这种不规则的玻璃进行切割,从而获得了还带着温度的四方形玻璃。
嗯,还带着一些颜色!
但就算是这样,孟大柱和几个村干部,以及这些学徒工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村里的房子还没有装过玻璃窗呢,大家也非常喜欢这种透明窗户啊!
王鹤给他们画的那些大饼,在这个时候终于成型了。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