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辛苦,一番波折,吴松终于有惊无险的破镜成功,一步迈入气御境界。
吴松伸出右手,袖袍一挥,天上火相朱雀顿时从天上俯冲而下,并于途中渐渐缩小,最终只见一道火光遁入袖袍。
之所以会出现灵形,得益于吴松所休功法《千幻御灵》,书中所记载繁多珍奇异兽法相,修者从气御境界开始就可以为纳星境界做准备培育灵相。
此界换作长星界,此界修道者境界划分为塑真、气御、灵形、通窍、纳星、洞虚、化神、登极。
普通修道功法一般而言只能在纳星境界,真灵升入星界,寻微探幽,一步一趋接引星神入窍,周身三百六十五窍,一窍一神,,再开展后续修炼。但《千幻御灵》不较于正法,它诞生于万载之前绝地天通之后,人神两隔,修者真灵再难以升入星界接引星神,不接引星神就中途道陨,人世间的修道者道途直接被拦腰斩断。
但《千幻御灵》的开创者乃一代开山立派之宗师,天纵奇才,若于绝地天通之前成法,升入星门者必有其一。他另辟蹊径,演化灵兽之相,分化五行,不纳星神直接将灵相纳入窍中,自演其法,为整个长星界的修道者续接上了道途,一时之间天下慕道之人纷至沓来,宗门风头无两。
奈何绝地天通之后没有星界贯通,天地之间灵气渐渐枯竭,乃至于纵有《千幻御灵》此等功法出现,也难掩修道颓势,在经历时代变迁以后,整个修道界都就此沉寂。
随着道法没落,四洲原本稳定的势力格局也随之动荡,各地纷乱再起,南部瞻洲最终由武家脱颖而出,建立王朝,国号大唐,得益于紧随道法没落时唐朝的建立,部分修道典籍功法被收录于皇家之中,流落在外的除了材质特殊,被悉心收藏的部分,还有沦为世俗道馆被保留的部分,其余尽数湮灭于时间流逝之中。
南部瞻洲现在唐朝皇室才是拥有最多,最全功法典籍的地方,也就朝廷这两年将重心放在了组建剑幽谷,放任自流,给了吴松可乘之机。
但作为凡俗王朝,统御南部瞻洲几近万载,其内里变化统治早已腐朽不堪,上至殿堂公卿,下至乡左流吏,无不趴在唐朝这棵高耸入云的大树上面吸血,民间民怨沸腾,直接派兵镇压,再杀几个典型冒头的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近万载的统治让整个统治阶级忘却了对危机时局变化的敏锐感。
吴松从天砀山崖顶一部跨出,令人奇异的是并未跌落崖底,火相朱雀凭空显现,落于吴松脚底,一时之间云随步发,海逐身流,好不自在快活。
只一挥袖,真气激荡,漫天云气被吴松挥手散去,山脚坐落的兵营甲士顿时被吸引,朝天上看去,只见吴松负手站立于火相朱雀之上,形神郎耀,朗声说道:
“武室不幸,皇纲失统,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纵之权,潜有动摇之志,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包藏祸心,其机实深,松秉承皇天之命,惧社稷沦丧,起整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堕其命,天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即日起挥兵北上,先取华封,再拿神冀!”
山底下的兵士听闻吴松发言,先是震撼于吴松凌宇空中的仙家姿态,然后惊于吴松的发言,在半响的寂静之后,喧腾声乘霄而上。
之前向吴松通报的银甲将领持剑伫立,激动难以,振臂高呼。
“北上救国!”
余下的兵士听闻也随即跟着呐喊起来。
一阵阵呼喊声,将对吴松的羡慕,对世俗现状的不满,对奸臣的愤恨发泄出来,天砀山被淹没其中。
…………
…………
…………
华封州——落峰山
一道瀑流从落峰山主峰碧云峰倾泻而下,喷雪奔雷,腾空震荡,如玉龙乱舞。聚成水流,沿着白莲峰,墨烟峰,盘炉峰等一路南下,直至清延峰方止,汇成方圆千丈的一泓深碧。
现在是卯时三刻,旭日初升,水面上亦泛起点点清光,滉漾不定。湖心深处隐隐约约有飞鸟栖息,只是为茫茫雾气所阻,看不得分明,唯有断断续续的清亮鹤唳,与长喙啄水之声昭示着它们的存在。
喻封此刻盘坐湖边道场之中,面朝东方,盘膝而坐。若有道法深明之士在此,一眼便能看出天地间的灵机正在产生机器微妙的变化,喻封正是在服气餐霞,吐故纳新,炼化天地精气。
所谓:一气冥运,万物化生。
自上古以来,各家各派的修真法门如天上繁星,不可胜计。
但修炼到灵形境之前,餐食饮气都是最重要的修炼法门之一,所差者不过法门精粗不一,高下有别。
喻封所修功法《清风玄相》,从初始的道心通明,物我两忘,再到现在淡漠枯寂,不得圆满,外缘内扰,纷纭不定,以至于心游万仞,难以复归平静,喻封破镜之心切正是犯了功法忌讳。
他近几日思索也明白了其中道理,行功之时应该藏虚守空,只是他用力过猛,犯了过犹不及的忌讳,须知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无法之法,是为至法;不空之空,是谓真空。倘若用意过甚,守空反成守拙。喻封领会到这一要义,顿觉束缚渐消,灵台清明,冥冥之间于此运功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