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脸懵的朱标,朱橚觉得是不是把这个想法抛出来的早了点。
“大哥,监督整个大明的官员,用不了多少人。”
“一个布政使司有那么一两个就够了,只是不能表明身份。”
朱标松了一口气,只要不需要太多人就可以。
“小五,只是单纯的监督,怕还是和之前一样,想贪银子的还是会去贪。”
“这个也有办法解决,就看爹肯不肯出银子了。”
又是要花银子的活,朱标有些头疼。
“小五,就没有不用多花银子的办法吗?”
“大哥,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你倒是想的周全。”
“。。。那你说说吧!”
“在官员俸禄原有的基础上,加上考核制度,谁做的好,就赏银子。”
“谁要是做得不好,不仅要丢掉官职,还要追究其失职之罪。”
“要想过上好日子,那就得拼命的做出点成绩来。”
“要不然,那就继续过他的清贫日子。”
“这样一来,当官的还不得努力干活?”
这主意,说白了就是用银子作为官员的动力,而且是朝廷许可的干净银子。
老朱杀贪官杀得太狠,剥皮萱草这样的惩罚都想出来了。
要是官员们有合理赚取银子的途径,谁愿意把自己的皮剥下来当风筝。
“小五,要是官员们弄虚作假,既要赏银又去贪墨,那怎么办?”
“或者,官员直接消极怠工,领点俸禄过小日子,朝廷的事情不就没人处理了?”
大哥的担心在朱橚看来,纯属多余。
后世的内卷制度是那么好破的?
想当年,自己可是被内卷的欲仙欲死。
现在身为王爷,可以直接躺平,却也得让大明的官员们感受感受自己当年的痛苦。
“大哥,第一个问题,爹高高举起的大刀片子就能解决。”
“第二个问题,不是安排了监督人员的吗?”
“我们再加上一条规则,每年都考核一次,排在最后的直接罢免官职。”
“要是一直混日子不干实事的那种,趁早让他们滚蛋。”
“想在大明做官的人一抓一大把,大不了让爹把科举再开了就是。”
朱标眼前一亮,怎么以前没发现小五有这才能。
按照他的想法来做,大明的官员那不得加倍努力的做事。
到时候大家都产生竞争,官员办事的速度提高,最终受益的只会是朝廷和百姓。
这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主意。
唯一不好的,就是当官的会辛苦点。
不过想想爹每天批阅奏折到深夜,官员的那点辛苦程度不算什么。
让官员辛苦还是百姓辛苦,这个都不用选择,当然是让官员辛苦,朝廷可是给他们发了俸禄的。
“这事我得回去跟爹说说,看能不能实行。”
“要是爹觉得可以,小五你可是头功。”
大哥的话让朱橚连连摆手。
“万一爹觉得可以实行,大哥你可千万得把我给摘出去,那功劳你自己去领,我只想安心的写写书。”
开什么玩笑,要是那些官员知道这主意是自己出的,还不得把自己生吞活剥了。
虽然他们不敢,可架不住大明的文人喜欢写书立著,鬼才知道他们私底下会把自己描写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