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汉阳府衙门。
一个满脸忧愁,身形消瘦的中年男子端坐在大堂上。
愣愣的出神,也不说话,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这位神情坚毅的中年男子就是汉阳府的知府赵承安。
自从他调到汉阳府这几年,可以说是每日操劳。
这些年,年年干旱,导致汉阳府的粮食收成一年不如一年。
收成一不好,就会引起老百姓逃荒,流民四起。
也容易把老百姓逼上绝路,落草为寇。
特别是这两年,粮食的收成愈发不好了。
汉阳府境内时不时就会遭受强盗土匪的袭击。
为了保护老百姓,赶跑土匪,赵知府把府城的护卫大部分都调去打土匪了。
土匪的规模还小,还不成气候。
凭借护卫的打击,那些土匪强盗成不了气候。
可最大的难题不是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强盗。
那些土匪强盗才多少,有了护卫的打击,又能祸害多少老百姓呢!
对于赵知府来说,眼下最大的麻烦是汉阳府境内的十数万灾民。
一个处理不好,局势就会失控。
这十数万灾民就会变成大麻烦,变成汉阳府暴乱的根源。
为了解决这些灾民问题,赵知府不知道多少个日夜没有合眼了。
所有的方法都用尽了,才堪堪维持住这个局面。
一方面,赵知府让手下把灾民往其他的地方疏通。
比如没有受灾的江南地区。
另一方面,赵知府拿出衙门的粮食赈济这些灾民。
可无奈灾民太多,即便往其他地区送了不少灾民。
留在汉阳府境内的灾民数量也不少。
而衙门的粮食也不多。
这些粮食还是以前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存粮。
再过一段时间,等粮食吃完了,那些灾民问题就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这段时间为了灾民的赈灾,赵知府不是没有想过法子。
就比如号召汉阳府的有钱人募捐。
可结果不尽如人意。
“哎,这年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赵知府一想到如今汉阳府的局势,一想到整个天下的局势,就不免唉声叹气。
“老爷,有一年轻人说是要募捐,而且数目还不少呢!”
赵知府正愁容满面之际,老管家进来禀报。
“嗯,人呢?”
赵知府回过神,赶忙询问。
不怪赵知府反应这么大。
主要是他号召大家募捐的这段时间,响应者寥寥无几。
现在一听说有人募捐了,而且金额还不少,他怎能无动于衷呢!
“老爷,人在外头候着呢,我听说这年轻人把家里的家产都变卖了。”
老管家补充了一句,对于这样的年轻人,他很是敬佩。
“嗯?快快有请!”赵知府惊讶道。
显然是没想到有人会变卖家产来募捐。
不管对方有什么想法,单单凭借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心生好感。
很快。
管家就去而复返,后面跟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