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水稻、土豆和红薯的覆盖率达到了%。那他又可以获得积分。
想想都爽。
到时候顺便将的生意做起来。
这样子,他就有花不完的钱,娶不完的小媳妇了。
另一边,朱元璋和徐达二人走进了城门。
在进门时,他们骑马走在水泥筑成的马路上。
宽阔,坚实的,水泥路让他们感觉格外的新奇。
“这路修的真不错。”
朱元璋赞叹道。
徐大爷点点头:“若是将此路,覆盖我大明朝,那么,我国的军需运输能力要上涨十倍不止。”
他们走到了城门口,城门的士兵看了看他们。
说道:“你们是外乡人吧?”
朱元璋和徐达对视一眼,徐达说道:“是的,我们是从外地过来,听闻仁和县百姓安居乐业,特地过来看看。”
那巡逻的守城的士兵听了也是满脸微笑着说道:“那是当然,咱们孙清县令可是治政有方啊。”
然后,那士兵说道:“你们刚刚到仁和县,这里给这两本仁和县规则攻略,你们先拿着。”
“方便你们以后在仁和县里面生活,不会产生不适应。”
朱元璋和徐达看着手的小册子。
一脸疑惑,这小小的仁和县,竟然还有自己一套规则。
朱元璋闻言,眉头轻皱,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他朱元璋定的国,定的法律就是国规。
难道这小小的仁和县?要自成一国吗?
徐达也是看出了朱元璋的恼怒,朝守城的士兵问道:“呃,仁和县难道不实行大明的法律吗?”
“会有这专门的一本册子。”
士兵笑了笑:“不是,咱们惩罚奖励都是依据大明的法律的,只是这里面的一些规则……呃,是能方便大家在里面生活的常识吧。”
朱元璋脸色平淡,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徐达点点头,看向朱元璋。
见他没有发怒二人也就骑着马走进了仁和县。
一进仁和县,他们则更加惊讶了。
原来不仅仅是他们脚下的马路,只见马路两边过去全是他们之前见过的不一样的房子。
这些房子,最高的有六七层,矮的都有三四层。
而且造型奇特,看上去整齐,美观。
不像其他城镇的土房。
朱元璋疑惑的朝身边的一个路人问道:“呃,这位乡亲,这路和房子是如何做成的?”
朱元璋觉得这简直巧夺天工!
那位仁和县的百姓朝看了看他一眼:“老哥就是从外地来的吧?”
朱元璋点点头。
那百姓说道:“这地呀,就是用水泥做成的。”
“而且你看到的这些房子都是我们县令发明出的水泥,教我们做出来的。”
“干净又实用,可比以前的土屋茅草房好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