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弟当真有本事,听说最近又搞了什么特殊小麦,亩产能翻倍。”
“哈哈哈,朱英,你说可能么。”
朱元璋点点头,沉吟一声道:
“老三,你这个三哥倒是比咱消息还灵通啊。”
朱棡闻言,脸色顿时苍白,急忙解释道:
“前几日听闻京城一富商所言。”
朱元璋不回话,心中却在想:
“好小子,又弄出来特殊小麦,若这能亩产翻倍。”
“大明百姓皆有粮可吃,功德无量啊。”
一路无话。
等从金陵出来约五十里,几人下车喝茶吃饭。
却才发现眼前的小屋子并不是客栈。
朱英疑惑地看了小屋上的一块牌子,出声念了起来:
“大明速递金陵城西五十里仓库。”
朱元璋出来看了一眼,脸色不悦地说道:
“这是哪里的店家,竟然用大明做店名。”
朱英连忙上前解释:
“这大明速递,是蜀王殿下建造的,为了方便疏通各地货物。”
“这地方,应该也是蜀王殿下的意思。”
朱元璋忍着怒火,进了仓库,只见里面空空如也。
刚要转身离开,却听见房屋后面传来一道嘶鸣。
“有马!”
朱英说了一句,便往后面走。
几十米远的屋子后面,一个十米见方的小圈里,养着四头好马。
马夫见状,连忙问道:
“极为是有货要发么。”
朱元璋不解,上前问道:
“此地是刚建的?咱以前怎么没见过。”
马夫身体往后一倾,上下打量一眼,说道:
“您不会没听说过蜀王殿下吧,此地乃是蜀王殿下吩咐的。”
“在金陵和蜀地建设一条物流线,方便两地运送货物。”
“这一个个小房子,就是临时仓库。”
“若是马跑累了,车跑坏了,都能在仓库区换了,继续运送货物。”
“这样原本五天才能到达的货物,最快三天,甚至两天就能到。”
朱元璋恍然大悟,转身对朱棡说道:
“你这个十一弟,脑子极为聪明。”
“你可知他为何这样做?”
朱棡没想到父皇会突然问他,一时间大脑空白。
什么为何这样做,刚才马夫不是说了么。
就是为了方便运送货物。
可朱棡一想,若是如此简单,父皇定然不会问我。
沉吟一会方才回话。
“想必,是能让蜀地的货物已经卖不下了,开拓一条物流线,到金陵贩卖?”
这是他想到最可能的答案了。
见朱元璋不答话,继续解释:
“我曾经听朱英说过,蜀地物资丰富,如今百姓十分富庶。
如此。
只要蜀地百姓买货达到一定的界限,货物的消耗肯定是有限的。
而此时蜀地富庶的消息刚刚传遍整个大明,到时全国范围的商队全部赶往蜀地。
定然引起货物积压,所以十一弟才想到开辟物流线。
不得不说,十一弟不愧是当世奇才,比他三哥强多了。”
朱元璋点点头,转头看了看朱棡,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可朱棡在一旁傻眼了。
刚才父皇笑的时候明显摇头了。
这是说他说的都是错的?
可为何又要点头。
难不成,是因为他没说全?
可这一条运送货物的线路,还能有什么用途。
朱棡百思不得其解,抬头的时候,朱元璋已经上了马车。
这才连忙跟上去,坐上马车冥思苦想。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