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呢?”
“父亲是长城更卒,五年前在鲜卑人入侵中失踪了;”王昌顿了下,“母亲是农民,在五年前大疫,不幸过世了。”
“武艺和谁学?”
“父亲、村里打过仗的邻里、自己锻炼以及杀敌积累的经验。”
“识字否?”
“认识!跟着村里人学。成为戍卒后,又学了些。”王昌都学会抢答了。
“你的功劳,我已经知晓,我会如实上奏给朝廷,相信不日你我就可以同朝为官了。”
“呼——”王昌内心舒了一口气。
“多谢太守!”王昌向皇甫嵩作了一揖。
“退下吧。”随后皇甫嵩又加了句,“好生歇息。”
“喏。”
王昌面朝皇甫嵩,低头小步退下,出了大堂再转身,大步离去。
转身之余,王昌似乎看到,堂上留下的那个阎姓文士笑眯眯的看着他。
.......
“处变不惊,勤奋好学,是个名将苗子。”
等到王昌离去,阎长史向皇甫嵩作了一揖,“恭喜太守得一千里马。”
“呵呵,元志这是在变相夸我是伯乐啊。”皇甫嵩面上不再严肃,而是微笑着和身边阎长史聊着天。
阎长史,姓阎名忠,字元志,凉州名士,现在担任北地郡长史一职。
“更为难得的是此子怀有仁义之心。阎某平生识人无数,还未见过如此人物。”阎忠停了下,继续说道,“凉州大乱将至,我敢断言,日后平乱者,必此人也。”
“元志,慎言。”皇甫嵩制止住阎忠继续说下去。
“属下还有些事需要处理,先行告退。”看到皇甫嵩没有聊下去的兴趣,阎忠识趣的自行退下了。
“嗯,去吧。”
皇甫嵩看着阎忠的背影远去,喃喃道:“大乱吗。”
..........
看来得找个机会结识下这位王伍长,兴许他对那件大事有兴趣呢。阎忠边走边心想着。
..........
回到军营的王昌,已经成为了众士卒心目中的英雄,大家一起跑到军营门口迎接他。
和同僚们一阵寒暄,答应大家一定请喝酒后,王昌好不容易才回到自己的住所。
“啊!”王昌双臂一张,往床上一躺,想要卸去这两天的疲惫
“啊嚏”此刻的名将苗子,突然打一个大喷嚏。
也不知道哪个在想我。王昌揉了揉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