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高兴地蹦蹦跳跳的出去了,杨光赶忙招呼刘秀二人进来坐下。
端出酒来给刘秀倒了一大杯,杨光关心的问道:“老刘,最近有日子没见你啦,听老窦说你庄子上的生意不好做?有没有啥需要帮忙的?”
说着,就端出来一个大托盘,把盖在上面的布拿掉:“苍郎!看,这么多钱,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告诉你吧,这都是咱们做糖厂生意赚的钱,算下来每人能分一万多文呢,厉害吧?”
“哈哈我特意叫老窦不要告诉你,就是今天给你个惊喜啊。”
“别愁眉不展的了,曾子曰,堤内损失堤外补嘛,有这一万多文,你总算能交代了吧?”
杨光关心的拍着刘秀的肩膀:“要不然,我的这份你也拿去,先顶一顶,曾子曰,钱是王蛋,花了再去赚,别担心,有我在,啥问题咱都能扛过去。”
听到这里,刘秀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杨先生……”
杨光笑着说道:“别激动别激动,没啥大不了的,先喝酒,喝酒!”
刘秀端起面前的杯子,激动的说:“杨先生,朕……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先干为敬。”
说着,连干了三大杯。
窦固在旁看着刘秀,不由得也唏嘘不已。
刘秀容易嘛,当这个皇帝,啥事情都得亲力亲为,国家久经战乱,是满目疮痍,现在又是外族入侵,内部生产停滞。
朝廷内也不是铁板一块,各路大臣多少都有点自己的小算盘,里里外外都靠刘秀一个人忙活。
触目所及,都是等着从刘秀手里讨东西的,有几个是真心关心帮助他的?
刘秀这几年皇帝当下来,从自己手里花出去的钱粮如同流水一般,但真有人把自己的钱给他,也就只有杨光一人而已。
给他出主意赚钱,让他“发家致富”的,也就杨光一人而已。
尤其是这个时候,朝廷刚亏了一大笔钱粮,人人都等着刘秀拿主意想办法,只有杨光,端出来了一万文钱给他。你叫他怎么能不感动,怎么能不激动啊!
杨光不过是一个教书的先生,能有几个钱?
连草房都是认识窦固以后重修的,可现在一万文钱推了出来,毫无吝啬之意,这份情谊,千金难买啊。
杨光哪知道刘秀的心思,他心里想的很简单,目前自己也没多少用钱的地方,刘秀这个皇商很有点用处,糖厂和粮食生意都是人家帮忙做的,自己出手帮助一下也正常。
说不定过了这一关,对方发达了,能获得更大的好处也不一定。
就算是没有,自己也没损失什么,糖厂的生意做下去,钱还不是一样能赚到,只是过一段时间而已。
穿越而来的人,时间有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