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抬起头,和往常一样先散开神识探查。
这是他的习惯。
练气二层的神识已能覆盖方圆二十多米,刚好够探查门口附近。
门外站着个十四五岁的纤瘦小姑娘,穿灰绿衣衫,容貌清秀,眼睛很有灵气,手里提着一个食盒。
叶清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收回神识,起身去开门。
“稚瞳,你来了。”
叶清温和招呼道。
名叫稚瞳的小姑娘有些脸红,怯生生应道:“嗯,先生,您的晚饭。今晚做的是干笋腊鱼、小葱豆腐和酸白菜,都是先生您爱吃的。”
稚瞳伸手把食盒递过来。
“那敢情好,几天没吃腊鱼,我正好想吃了。”
叶清接过食盒,笑着看了看稚瞳,也不知道这小丫头是怎么回事,每次见到他都会脸红。
稚瞳是学馆东家程老爷子家的丫鬟,很灵秀懂事的一个小姑娘,近半年来每天都是她送晚饭过来,风雨无阻的。
他在学馆当夫子的待遇不错,除了每月五两银子月俸,还管一日三餐,白天在学馆吃,晚上送家里来。
逢年过节的时候,东家和家长还会给他送些礼物,像大米啊,烤地瓜和鸡鸭蛋之类的。
要是在前世可不兴这么做,老师收礼说不定会被请去喝茶。
古代则不同,古人最讲究尊师重道,哪怕在以武为尊的九州,亦是如此。
提着食盒正要回屋,叶清见小姑娘没有离开,似乎有话要说,于是问道:“稚瞳,是不是有事?”
“是的,先生,老爷的晕眩症又犯了,夫人请您晚上过去看看。”
稚瞳点头,两条小辫子晃动。
“知道了,回去告诉老夫人,我吃完饭就过去。”
叶清爽快答应。
“嗯,那我回去了,先生您慢吃。”
稚瞳行了一礼,略带羞怯的看了眼叶清,转身离开巷子。
吃完晚饭,叶清去了东家程老爷子的后院。
程老爷子年过七十,须发皆白,面容慈穆儒雅,他本是国子监助教,是一位老教授,告老还乡后办了这间学馆。
学馆原是由老人家亲自教学,后来身体不好便请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秀才。
半年前叶清来到平凉城后,也不知道老妹用了什么办法,把原来那位秀才夫子换走,让他接替了这份差事。
程老爷子为人和善,膝下有一女远嫁他乡,平日待他很不错,对他的身世也从不过问,闲来无事他们一老一小还会下下棋。
只是老爷子近年得了晕眩症,最近几个月犯病越发严重,好几次晕倒在后院。
叶清前世修习过传功珠子里的医术,早给老人家诊断过,归根结底就两个字,老了!
搞了一辈子学问,禅精竭虑,岁数大了气血跟不上。要不是叶清把自己熬制的养气丸,每月给老人家服用一颗,估计老人家早就不行了。
当然,叶清没有把是他的养气丸给老爷子续命的事说出来。
况且这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毕竟他那些养气丸只是用普通药材炼制的。
如果没有真正的大药调养,老爷子最多也就一年半载的人,到时吃再多的养气丸也不管用。
给老爷子服下养气丸,叶清离开东家后院。
一路上他都在犯愁。
养气丸用完了。
剩下的最后两颗留给了程老爷子。
虽然养气丸对修炼的助益很小,只能增加些微灵力,属于不入品的药丸,但聊胜于无。
天地灵气稀薄,蚊子腿也是肉!
其实炼制养气丸不难,愁就愁在买药材的银子他现在没有。
“哎!又要重操旧业,去夜市街摆摊卖符挣银子才行……”
在夜色中叶清边走边在心里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