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后从古井里打了桶水上来洗漱,整理好衣冠,便出门去了学馆。
东家那个老爱脸红的小丫头稚瞳,已经把早饭给他端到桌上。
包子、米粥加咸菜,很寻常的食物。
吃完早饭来到前院学堂,此时学童们还没来,叶清便在木案前盘腿而坐,随手拿起木案上的一本《弟子规》认真翻阅,准备今日的授课内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虽然留在平凉是为了等那株银戟草成熟,迟早他会离开这里,但只要在这里当一天夫子,就要认认真真的教,不能误人子弟。
孩子们拜在了他的门下,家长的期待,学童的未来,让他不敢懈怠。
除每夜修炼以及每日三餐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教学上。
这是他除了修炼之外的一个小小坚持。
没一会,学童们也从四面方赶来,先让孩子们诵读经书,加强记忆,然后答疑解惑,探讨儒家经典。
各个生徒的学习进度不一,为了提升教学的效果,叶清还专门按照学习的深入程度把学徒们分成三等,制作了进度表,督促他们及时完成。
第一等:每天念书二百字,学习十行书法,吟诵一首七言律诗,三日赋诗一首,看三纸人物传记。
第二等:每天念书一百字,学习十行书法,吟诵一首绝句,一连对联,记一件故事。
第三等:每天念书五十字,学习十行书法,念诗一首。
在当世,私塾的教育一般比较灵活,学生家长们为了学童多识字读书,买了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通俗读物,
这种不考虑孩子接受能力而揠苗助长的行为他虽然不赞同,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再穷不能穷教育。
作为一名地球青年,叶清认识到不能让读书占据孩子人生的全部,在日常教学之外还会教授孩子琴棋书画来陶冶情操,前身留下的记忆中有不少这方面的知识。
下课之后,让孩童们玩耍嬉戏,或者与他一起去城外漫步林间,吟诗作乐。
当然,严师出高徒,对于不服从管教的学生,叶清也会用戒尺约束课堂记录,不过这种手段不常使用,因为孩子们都蛮听他的话。
午后,趁着午休的空闲叶清去了趟城东的东林阁。
东林阁是平凉最大的药铺,药材种类繁多,世俗中比较常见的名贵药材,大都能在它家买到。
当然那种几百上千年的稀世药材肯定没有,就算有人家也不会拿出来卖,或是早早的就被那些门阀世家中人提前买走了。
上回炼制养气丸的药材便是在东林阁买的,但这回的银子比上回多了十倍,叶清不打算再炼养气丸,而是炼制比养气丸高级一点的精气丸。
他花了两万二千两银子,购卖了一份精气丸配方药材,可惜配方中的一阶灵药云芝和鹿尾草买不到,东林阁没有这种药草,因此只能用其它药材代替。
这样一来精气丸的药效会大打折扣,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在天地灵气稀薄的世界,真正的灵药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