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丽质天生,励志天成 > 第三十九章 爱没有阶层之分

第三十九章 爱没有阶层之分(2 / 2)

所以我心下暗自揣测:这个问题看似只是在简单的询问吊牌剪不剪,实则会不会在侧面了解我的消费层次和审美眼光呢?

但是我立马打消了心里的这个顾虑,告诉自己也许人家就只是单纯想知道是留着吊牌好看,还是不留吊牌好看呢。

虽然感觉到这个问题一定不一般,但我也没多想,就直截了当地回答他:一般买了新衣服都要把吊牌剪掉的吧,挂着吊牌多奇怪啊。

他笑着说自己也觉得挂着吊牌不妥当,但是正确答案是这个牌子的衣服就是不需要剪掉吊牌的,因为这个品牌这个款式,连同LG都是整个设计的一部分。

此话一出,我不由得对这个品牌产生出浓厚的兴趣,还特地上网搜索了一些相关的品牌资料学习了下。

我虽然不是服装设计师,但是设计是相通的,我第一时间读懂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理解了年轻人不撕吊牌标签的初衷:他们觉得不撕标签穿搭起来更酷,标签已然成为设计中“解构主义”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女孩子,身在二线城市,每月薪资和奖金七七加起来也有万,这样的薪资水准其实并不算低。

但是我家经济条件顶多算小康水平,我平时也习惯了省吃俭用,从来舍不得买过千的衣服。

而且我买衣服从来不关心衣服是否名牌,只在意穿着是否好看得体,舒适大方.

所以我的衣服无论是夏天的裙子还是冬天的外套,价格一律不高于,唯一两次给自己添置上千的冬季大衣和外套,还是因为准备婚嫁,爸妈建议马上就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我理应买两件像样的衣服准备开始新的婚姻生活。

对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的孩子来说,买两三百块的衣服鞋子已然感觉十分知足,但眼前的男神跟我说他一件恤就买了两千多,整整是我的十倍,我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感觉他的消费层次远远在我之上,貌似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有那么一瞬间我恍惚了一下,心里有一丝小小的担忧。我们经济条件消费能力悬殊那么大,他如果知晓了我的家庭状况和个人收入,又会如何看我呢?

但是骄傲自信如我,我马上打消了这种念头,我在婚恋交友平台见过他的月收入一栏写的是:以上,如果是实打实的收入,他的个人收入也就只是我的倍。差距也不是特别大,我若在大城市工作,也能拿一万五以上的薪资。

再说男孩子买衣服不像女孩,女孩注重款式,常换常新,所以不太看重品牌和质量,男人的服饰种类款式相对要少很多,才需要花大价钱买品牌服饰,一件衣服能穿挺长时间的,不像女生那样需要时常更替。

虽然我自己也觉得我这样阿Q式的自我安慰逻辑在家底殷实的富家千金、名媛女贵们面前根本站不住脚跟,她们的购物水平想必比我的男神有过之无不及,不是品牌绝对入不了她们的法眼。

但我这人有个优点,连我自己都钦佩我自己,那就是我从不眼红有钱人,不会因为你家境殷实就高看你,也不会因为你家世背景好,就觉得跟你站在一起矮了一截。

相反,无论站在我面前的是富家子弟还是贫寒之士,我都一视同仁,昂首挺胸。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出身好坏代表不了他本身的价值。

我们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两条腿站在这地球上直立行走的高等动物,人生而平等,即使你家庭背景显赫,生来就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那也只是上帝垂怜,只能说是你先天命好。

因为骨子里就自信自强,审美眼光又很独到的我,总能淘到造型优雅,设计别致,最适合我穿的衣服,两三百的衣服穿到我身上,立马就能彰显高贵“小富婆”气质。身边的人都以为我是花了上千乃至更多的钱买来的。

上大学时,我觉得是因为我长得胖,有福相,所以才会让同学经常误会以为我是富家千金,但是走上社会后,最近几年我的体重恢复了正常,依然不断有人以为我出生富贵之家,我才确信好朋友没有骗我,或许我身上有一种天生的“贵气”之美。

所以不论我变胖还是变瘦,身上的气质从未改变过。

我在路上随便打个车,很多司机经常把我当成自己开公司的女老板,女强人。听到我解释自己只是个打工的小“白领”,人家师傅先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然后一路劝说我完全可以自己开个公司,干嘛要替别人打工,让我哭笑不得。

在我眼里,能把一手“好牌”打得风生水起的不算多牛逼的本事,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的人,我才会对其刮目相看。真正能让我折服,打心眼里佩服的是那些靠着自己的能力本事和才华,一点点努力奋斗,慢慢拼出一条康庄大道的人。

妈妈百思不得其解,三十岁之后的我,到底哪里来的自信还有勇气寻找真爱。我想那是因为妈妈不知道她言传身教的力量有多强大。

从小在她和爸爸省吃俭用、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女儿,早就形成了极为正直又开阔的世界观,人生观。

学生时代在她身边长大的我,眼见着她送走了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他们中有的天资聪颖,初中毕业便考上名校,成为一代天之骄子;有的家境贫寒,天性顽皮,不爱学习,但是却有着聪慧敏锐的经商头脑,毕业后打拼苦熬,成长为商业巨头;还有的兴趣广泛,热爱音乐,喜欢唱流行歌曲,妈妈又因材施教,鼓励他们学习音乐,最终以高分考上了艺校。

印象最深刻的是住在我们村西头的“海华哥”,他就是特别喜欢音乐的学生典范,妈妈是英文老师,自己不会唱歌,但她想到了我。

为了支持海华哥考民族音乐类艺校,妈妈拉着还在上小学的我,给海华哥充当考试前的“陪练”,让我这个小学生教初中生如何用美声唱法唱好民歌。小小年纪的我也丝毫不含糊,取出电子琴开始弹奏《沂蒙山小调》,为海华哥伴奏,教他基本功。

后来海华哥顺利考上了评弹学院,毕业之后在这个领域达到了非常高的造诣,成为江浙沪地区非常著名的评弹艺术家。

不止海华哥,我见过妈妈身边各式各样的学生,他们虽出身不同,家境不同,长大后,却都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所以我从小就明白行,行行出状元。在我的价值观里,行业与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只要你有一技之长,还努力上进,不懈奋斗,你就算不能成为行业翘楚,你也能自力更生,活出自我的价值和尊严。

但假若你只守着自己的家业白吃白喝,金山银山都有空尽的一天。关键混吃等死,纸醉金迷的人生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成天吃喝玩乐,不需要为金钱担忧的人,久而久之,内心其实是会很容易陷入“孤独空虚寂寞冷”的。

所以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小鱼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但在我潜意识的认知里,财富值或许客观存在高低等级之分,但爱是没有阶层之分的。消费层次的不同,不足以成为两人能否交往、能否产生爱情的根本性阻碍,精神世界是否能够同频才是关键所在。

最新小说: 情报系统:我真不想当渣男! 诸界龙劫 我靠弹幕在七零年代杀疯了 爱你不问归期 替嫁后成了校草的豪门后妈 集邮大师[娱乐圈] 雪糕换航母,开局关之林打高尔夫 执法办案理论知识 最强医神:重生逆天女王 我爱梦幻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