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愿同人类发生冲突。
幸好有电子脑的帮助,有视野优势。
他提早避开来人以避免冲突。
杨森并不完全相信幽灵能够获取卫星情报之类的话,但自己已然拥有远超普通改造人的视野也是不争的事实。
他决心要小心从事,至少在适应融合感官的优缺点之前不能轻举妄动。
离开路径的选择甚至不用他自己动脑。
电子脑已经给出五条不同路径让他选择。
随着时间推移,堆场内每个活人的信息特点,乃至于视野和听觉距离都被标识出来。
可见幽灵至少有一件事情没有吹牛,她给予的情报信息是实时的,也许她真的能够连上侦查卫星?
离开诊所到堆场出口,正常情况需要步行十分钟左右,强化外骨骼加持下,即使绕路也只用了五分钟不到。
抵达出口,警讯突至。
少年借助破旧集装箱的掩护观察情况。
应急灯照下,二十多个持枪的家伙封锁了出口。
堆场的公共照明系统熄灭了至少十五年,应急灯照明应该是这伙人自行架设的。
他们衣着装备并不统一。
杨森的反应速度第一次跟上了电子脑。
堵门的家伙们并非警察或者BSB部队。
他们的着装以战术背心、迷彩服、猎装为主,也有几个穿着休闲服甚至是居家服的。
这些人穿着不但不统一,甚至都不成套,临时拼凑的感觉很重。
电子脑收集的徽章标识信息很散乱,没有一个固定的识别标志表明这伙人所属。
他们的装备更是五花门,有通用机枪和突击步枪等专业武器,也有手枪、电击器、电棍等防爆装备,甚至还能看到狼牙棒和刀具等充数的民间武装。
另一点让人在意的是,电子脑无法直接获取这批人的信息,甚至无法锁定他们的具体位置。
现有情报看,电子脑只能通过市属治安探头大致判断具体的人数以及位置状况,探头的传输通路过于狭窄的关系,情报延迟较重,位置信息落后实际情况秒以上。
根据现有情报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都是男性的原生人类。
电子脑给出的辅助信息栏目非常多,其中的绝大多数条目都标识着情报缺失的字样。
电子脑还是有局限性的。
一旦对方没有电子脑,身上缺乏可被情报体系观测到的设备,电子脑的态势感知力就会退化到同原生人类差不多的水平。
虽然刚接触电子脑不久,还不能武断地下结论,但蓝星上的人类文明之所以会输给侵蚀区的怪物们,这会不会也是原因之一呢?
晃了晃脑袋,少年把纷杂的想法抛诸脑后。
当前的要务是离开堆场。
即使缺乏情报,几秒钟的停滞后,电子脑还是给出了人员组织形式、训练程度以及威胁程度的判断。
这伙人站位散乱,武器装备极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