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祁没有接周瑜的话,一笑了之,也没有解释什么。
如今他们几人当中内政最好的陆议接手庐江的政务还一并解决了一直压在自己心底的愁事——屯田,同时就组建军队与骑兵的事宜也解决了大半。
后面再发出“求贤令”,在舒县官署旁建立的揽贤阁,一切步入正轨,一点点按照他们所商议的谋划所完成便可以。
陆祁当真是一下子轻松了不少,放下了不少心事,至于情报方面不需要他来忧虑。
因为悉知乱世之中情报的重要性原因,因此早在前几年的时候便与周瑜、陆议二人用他们先前打下来的基础、攒下的钱财以及父亲的资助等,很是费了一番功夫,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才让明溪有了一些规模。
算是活了起来,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消息。
直到近两年来才算是彻底的成型了,能给他们提供许多情报与帮助,开始了在今后数十年、甚至长达十几年的诸侯逐鹿的乱世中情报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
中平五年夏末,汉帝刘宏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重置州牧,以汉室宗亲刘焉为益州牧、名士黄琬为豫州牧,治理地方。
同年,又以根正苗红的汉室后裔、东海恭王刘疆之后、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前往幽州平叛。
后又为了平衡大将军何进手中的军队与权力,制衡外戚,约束何皇后等人,另设“西园校尉”,自封“无上将军”。
以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与统帅,统领其余诸校尉,如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等。
一时间,纵使势力庞大、有党人支持的大将军何进都要避之锋芒。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次年初春汉帝刘宏病重。
临时下诏,拜前将军董卓董仲颖为并州牧。
而扬州,前往治所寿春的官道上,同样有着一队为首之人为宫内御侍、身后跟着几名穿着大汉羽林卫铠甲的骑兵急行而来。
此时在寿春官署处理政务的陆珂看过陆祁让属下传过来的消息也是惊了一瞬,猛的站起身来,打翻了紫檀木祥云桌案上放着的白瓷暗纹茶杯浸湿那些公文也浑然不在意。
反而紧紧的攥着陆祁让属下送到他手里的信笺,脑海中一直徘徊着“汉帝刘宏病重,缠绵病榻久矣”的消息。
与此同时,汉帝临时下诏传开的消息不仅仅是前将军董卓为并州牧,还有闲云远鹤的右将军、宛陵侯陆珂由扬州刺史升迁为扬州牧、执掌扬州的军政大权的消息。
一时间,朝堂上风起云涌,不论是士族、名士,亦或者外戚、宦官等,都将目光放在了远在的南方的扬州之上。
大汉都城洛阳,人声鼎沸,街面上的小贩来来往往的,四处都是吆喝、买卖的声音。
可是如今烈火烹任下的洛阳,也不知道还可以维持多久表面的风平浪静!
一处环境清雅却不太显眼的酒楼包厢内,身量不高、面容有些丑陋留着短鬓气质格外英武的三十五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在靠窗的位置似是无意的扫视了一眼窗外,豪迈的端起红木圆桌上的酒水喝了一大口。
与中年男子的相貌丑陋却气质英武、豪迈不同,年长几岁的中年男子身着锦袍儒衣,一幅世家公子的打扮,相貌卓尔不群,仪表堂堂。
只见二人笑谈言语,关系极为亲密,举止间都是不凡。
无论是朝堂上的事情,还是私底下青楼、雅阁的事情,两人都能探讨到一起,说是臭味相同的狐朋狗友也是不为过。
要是陆祁在此定然可以认出二人的身份,身姿矮小、面容丑陋留着短须鬓英武不凡的中年男子便是曹操曹孟德,而身着一身锦袍儒衣打扮、相貌英俊、较年长的中年男子便是在今后占据河北四州同曹老板争霸中原的枭雄袁绍袁本初。
不过,就如今而言无论是洛阳朝堂上的目光,亦或者是曹操、袁绍等人物的注视,目前都与飞速运转、发展中的庐江关系不大。
陆议近来一段时间一边包揽着庐江郡的政务,一边在舒县的郊外等地招揽流民,以工代赈,初试屯田,已经略有成就。
周瑜总揽军队,负责组建训练水军;孙策领着三千轻型骑兵、两千重甲骑兵,均获得了不朽的收获。
至于陆祁这些天也更是没有闲着,四处来回奔走,扎在兵器营中亲自同工匠一起更改、实验了无数次,才给三千人数的燕云轻骑锻造好了适合他们的精铁铠甲。
“哎——”
陆祁揉着酸痛的手腕斜靠在雕刻着浮云紫檀木美人榻上,有些难得的感叹了一句!
改造兵器真心不是他这个研究医学的科研人员能够做的来的,好不容易才忙完了那些事情,一切步入正轨!
总算是有些空闲的时间歇息半晌,陆祁想到以后的局势只会越来越复杂,他只会越来越忙,操心操心这个,操心操心那个,也都不知道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君王都是怎么过来的!
现在只是一个庐江就够忙活的了,以后治下郡、国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陆祁真是越想越欲哭无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