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后院着火吗?我们掉头打山海关吧!”
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开口道。
朱棣瞪了他一眼,等众人安静后才看向大儿子朱高炽。
“老大,上午你派人过来,是要说什么事?”
朱高炽略显肥胖,疾走了一阵,刚刚缓过口气。
“爹,朝廷派人来招降了。”
招降?朱棣有了兴致。
“朝廷那边怎么说?”
朱高炽对着众人简要说明了一下情况。
突然,朱棣问道:“朝廷派谁来招降?”
朱高炽愣了一下才回道:“户部左侍郎,卓敬。”
听道卓敬的名字,燕王朱棣乐了。转头向姚广孝看去:
“和尚,咱们这位户部左侍郎怎么说的来着?你们文人的词,又臭又长,本王实在是记不住。”
姚广孝微闭双眼,双手捻着佛珠。
“燕王朱棣雄才大略,智虑绝伦,酷似洪武高皇帝。而北平又是形胜之地,士马精强,金、元二朝由是而兴。”
“当今之计宜徙封燕王于南昌,羽翼既经剪除,祸变无从所生。”
“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
说完,便不再理会众人,再次半倚门框,专心礼佛。
朱棣对着众人哈哈大笑:
“看看,最了解你的,果然还是敌人。”
可除了朱高煦和朱高燧没心没肺跟着傻乐,其他人根本笑不出来。
造反者,从来不得人心!
朝廷一旦招降,那么燕军难免动摇。军队一旦不稳,北平都司的大好局面可能瞬间就不复存在了。
这时就看出了朱高炽的能力,朱棣长子朱高炽起身,朗声说道:
“我燕地师出有名,当年皇祖父曾说,如朝无正臣,奸佞当道,亲王可训兵待命,天子密诏则可统兵讨平之。”
“当今天子被佞臣蒙蔽,诏不得出,父王作为皇叔奉天靖难,可死社稷,不可降奸佞。”
此话一出,在座的众人醍醐灌顶一般。
“把世子说的话,抄送燕地治下,敢言降者,斩!”
“是!”
如果说山海关归了朱植,是朱棣家的后院着火,那后院着火的可不止朱棣一人,朱植同样遇到了麻烦。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