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悬秋水吕虔刀。
马鸣甲胄乾坤肃,风动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终有种,穴中蝼蚁更何逃。
大标铜柱归来日,庭院春深庆百劳。
这首诗是杨文挂帅南征贵州时,朱元璋的临别赠诗。
也正是这次南征后,杨文开始春风得意,青云直上。
吴高见朱植久久没有说话,不得已继续道。
“辽王殿下,末将来此地之前就听说杨文与王爷素有不和,一个居广宁,一直坐镇辽东。而且王爷还高风亮节地不与杨文起争执,不争军权,可这杨文实在是不知好歹,竟然视王爷如无物,当真是该死。”
不等朱植说话,吴高继续说道。
“如果末将能顺利接收辽东兵权,必将以辽王马首是瞻,做辽王军中的马前卒。”
黄子澄听到这些,愤怒地指着吴高。
“江阴侯,陛下信任你,才让你执掌军权,你竟然,竟然......”
吴高跪在地上,将头埋低,眼神狠厉地看着黄子澄。
“闭嘴,蠢货,如果陛下信任我,怎么会在削藩的关头让我去辽东交接兵权?信任我,会让我跟着问责辽王殿下的圣旨一起到辽东?陛下是想用我的命,试探辽王会不会造反。”
蹲下身,看了看二人,朱植呵呵一笑。
他敢肯定吴高想多了,朱允炆不会想到自己这么强硬,自然也不会想到,用吴高来试探自己。
但,眼前挑拨离间的机会是现成的,不用白不用。
“吴高,你果然是个聪明人。”
转而看向黄子澄,调侃道。
“黄大学士,没想到吧?你请陛下同意让吴高一起来试探我的底线,可没想到吴高是个聪明人。”
踢了踢吴高的屁股,朱植示意他站起来。
“放心,我不反,也不杀你祭旗子,我就安安稳稳的待在山海关防范燕军。虽然兄弟情深,但他造反是事实,我自然会尽力平叛。”
在场的几人都是人精,不禁暗暗撇嘴,这句话每个字都是真的,但放在一起,他们一个字不信。
“杨文在赶来的路上,你同本王的岳丈武定侯,一起拿着圣旨去接手辽东都司吧。”
“至于你?”
朱植看着黄子澄,有些起了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