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三国:卧龙之子,三兴大汉! > 第【29】章 万商聚集(新书求花求收藏)

第【29】章 万商聚集(新书求花求收藏)(1 / 2)

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

这是《蜀都赋》当中描绘的场景,成都在当下有万商之渊的美名,城中商铺成千上万,各种各样的货物堆积如山,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

入冬前,这是商人最后的疯狂。

蜀道本就难行,一旦进入冬季降雪,走蜀道是要死人的,届时货物也无法运输。

天下各地的商人,都会卡在这个节骨眼上入蜀,争取在年前再做一笔买卖,过上一个肥年。

而曹魏、东吴两家的皇室、贵族,也在等着商人将蜀锦带回各自国内。

年关将至,贵族们需要穿上华美的蜀锦,去出席各种各样的宴会。

若无华美的蜀锦穿在身上,这些贵族老爷和贵妇,都会羞于出门见客。

对于这些人而言,蜀锦就是‘刚需’。

不仅是出于虚荣,蜀锦对于曹魏、东吴朝廷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丝织品。

后宫佳丽三千人,总不能人人穿粗布麻衣吧?皇帝总不能套着麻袋上朝吧?

藩王宗室、王公大臣、各级官员的官服,都需要用到蜀锦。

官员都穿着麻布,如何衬托出官威呢?

普通官员用一般丝绸就好,如何区分上品和下品官员呢?

下品官员都穿丝绸了,上品官员不得穿更高级的蜀锦么。

丞相有言: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在目前,蜀锦绝对是蜀汉的第一支柱产业。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特产,花椒、茶叶、巴豆、巴戟天

南中地区,则盛产金银、玛瑙、琥珀、宝石、丹漆、江珠和瑕英...

还有犀角、象牙、孔雀羽等动物出产。

街道两旁全都是临时增设的商铺,来往的商客络绎不绝。

诸葛瞻骑着小滇马,前边有侍卫开道。

至于两个丫头则坐在敞篷的碧游车上,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好奇地东张西望。

骑滇马就是一时新鲜,骑得时间久了,两个丫头嫌硌屁屁。

尤其被张皇后提醒,骑久了双腿内侧会磨出老茧,俩丫头就再也没骑过,看来爱美是不分年龄阶段。

“商贸如此繁荣,大有可为啊。”诸葛瞻不禁感慨。

“小丞相,来吃锅盔。”

一名老汉认出诸葛瞻,不由分说塞过来一个热锅盔。

“我要吃!*”两个丫头同时开口。

诸葛瞻见状无奈,勒马停下道:“劳烦老伯再给一个,不然不够分。”

“哈哈哈~好说好说。”老汉没任何不满,又递给诸葛瞻两个锅盔,这是生怕诸葛瞻吃不上。

受丞相遗泽,小丞相本就深受百姓爱戴,现在百姓就更爱了。

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青霜盐,诸葛瞻让蜀中百姓再也不用‘吃苦’,粗盐已经成为过去式。

百姓们得知此物乃小丞相研制,并且还要求让百姓们都能吃上,一时间对诸葛瞻赞不绝口,每每提及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老伯,青霜盐吃上了吗?味道如何啊?”诸葛瞻一边吃着锅盔,趁机找这位老伯做回访。

“吃上了!吃上了!”老汉连连点头,“味道好极了!”

“以前的粗盐放少了没味儿,放多了又很苦,娃儿们都不乐意吃,现在换成青霜后,娃儿们吃饭喷香!”老汉指着锅盔道:“就连锅盔的味道都更香了!”

“那青霜价格如何?可曾加价售卖?”诸葛瞻继续问道。

“没,跟以前的粗盐一个价,小老儿谢谢小丞相,多亏了您俺们才能吃上这种好东西。”老汉连连作揖致谢。

“老伯不必如此,以后若有人敢加价,你们可以检举揭发,朝廷定然会严肃处理,不用担心。”

告别老汉后,诸葛瞻示意侍卫去给钱。

老汉一看就是趁着赶集做点小买卖,自己可不能白嫖。

一路之上,认出诸葛瞻的人不少,纷纷出言打招呼,尤其卖小吃的都会送一些给诸葛瞻品尝。

诸葛瞻也是来者不拒,跟两个丫头吃得不亦乐乎,当然不会忘记让侍卫给钱。

虽然百姓们坚持不收,不过诸葛瞻都是离开后,再让侍卫去给钱,侍卫扔下钱扭头就跑,百姓们也追不上。

溜溜达达,诸葛瞻来到此行的目的地。

最新小说: 无限开挂 从混日子到大夏创世 手拿恶女剧本,我现在癫的可怕 重生毒妃一皱眉,全朝野动荡不安 火影:灭族前夕,系统救我于水火 大小姐重生七零,冷戾大佬掐腰哄 高武:外甥女被欺负,8岁的我堵校门! 权力巅峰:从借调省委大院开始 村妇够野 永成纪